当前位置:首页 > 

代表委员热议共抓长江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加减乘除护航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浏览字号: 来源: 法制日报 2019年3月8日 15:06:18

    核心阅读

    推进长江大保护,要做好“加减乘除”,加的是绿色发展思想,乘的是齐抓共管系统治理,减、除的则是一切与生态环境相违背的人类活动

    “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谱写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重大命题,需要我们以强烈的‘答题’意识,以坚决坚定的行动力,用奋斗和实干来科学作答、全面作答。”3月6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蒋超良说。

    3月6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湖北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蒋超良认为,回答好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要在政治上强化答题意识、在落实中增强解题能力、在担当中展现答卷成绩,“生态优先要一寸不让,绿色发展的积极性也要半分不松”。

    连日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再次成为湖北代表团和住鄂全国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

    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代表委员们说,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需要进一步做好“加减乘除”,加的是绿色发展思想,乘的是齐抓共管系统治理,减、除的则是一切与生态环境相违背的人类活动。

做足“减法”

    2月27日至28日,首起长江非法采砂涉黑命案在湖北荆州洪湖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为争夺地盘,长江非法采砂团伙在江面驾驶快艇持械对撞,冲突致1人死亡。

    长江上非法采砂涉黑团伙被打掉,是荆州突出推进长江大保护重点、坚持做“减法”的成果之一。

    荆州肩负着长江大保护的重大责任:8个县市区全部临长江,辖区内长江岸线长达483公里,占整个湖北段的45.6%。

    全国人大代表、荆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崔永辉直言,推进长江大保护,荆州基础差、任务重、治理难度大、投入能力不足。

    “我们首先对‘重点’出重拳、出重招、强震慑,严厉打击非法采砂、非法码头、非法排污、非法捕捞,清理沿江化工企业、排污企业、高耗能企业等。”崔永辉说。

    作为长江中下游的起点之城、三峡工程所在地,呵护绿意长江,宜昌也做足了“减法”。

    “化工产业是宜昌的支柱产业,但我们仍强力推进沿江134家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关停化工企业累计达30家,不断推动化工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循环化、绿色化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宜昌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家胜说。

    在张家胜看来,宜昌发展的“颜色”直接影响着长江生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机遇、不是包袱,是必答题、不是选择题,长痛不如短痛,早转早主动,不转最被动。

    “发展和生态任何一条底线都丢不得、丢不起,既要坚持以第一力度抓好第一要务,又要在生态保护上动真格、出实招,推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良性互动,实现‘发展’与‘美丽’共生共赢。”张家胜认为。

做实“加法”

    不搞大开发,不是不搞开发,而是搞什么样的开发、怎样搞开发。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这个“辩证法”,湖北省依江而建的黄石市将其演绎得很精彩。

    近年来,黄石始终坚持将长江大保护放在压倒性位置,深入开展“碧水、绿岸、洁产、畅流”四大行动。

    “通过坚持整体系统观念推进长江大保护,我们逐渐将生态劣势转变为生态优势,把生态欠账转变为生态红利,把污染负担转变为节能环保产业。”全国人大代表、黄石市市委书记董卫民说,如今,良好的生态环境变为黄石的城市名片和实力,过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光灰城市”变成了真正的“山水宜居之城”。

    在董卫民看来,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有机统一、相辅相成,必须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短期来看,生态保护可能会降低经济增速,但从长远来看,良好的生态必然会成为经济增长的良好助力。

    “经济下行压力下,人很容易动‘铺摊子、上项目’的念头,不顾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重走过去发展的老路,必须坚决禁止。”董卫民认为。

    如今,生态保护为黄石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红利逐步显现:2018年,黄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增速居湖北前列。

    做好“减法”的同时,荆州也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积极稳妥做实“加法”。

    “我们主要是着力推动‘三个升级’,即结构升级、产业升级、生产模式升级。”崔永辉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该市突破性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动产业结构更加优化;通过抓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和严格新项目环保准入,确保产业高质量发展。

    荆州是湖北省“双水双绿”(绿色水稻、绿色水产)种养模式示范点。“双水双绿”推广已到245万亩。

    “比如稻田养虾,在减肥减药的同时,单产效益增加了。原来一亩田种粮食,农民收入1000元,现在可以增加到3000元以上。”崔永辉说。

做优“乘法”

    2017年1月,《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决定》获高票通过,要求统筹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这也是地方人大出台的首个关于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决定。

    按照决定要求,湖北正在探索推进长江综合治理新路径。

    呵护绿意长江,宜昌出台了一系列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的新举措,地方立法、综合执法、生态补偿、智慧治河等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经验在全省推广。

    这两年,荆州坚持对长江大保护的责任体系进行明确划分,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荆州在四湖流域建了48个主要水质监测点,沿岸各县针对每个乡镇建了1000多个监测点,把水污染责任划分明确;同时,沿江6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出资1000万元、市政府出资1000万元,成立7000万元的基金实施生态补偿。

    “长江大保护是系统工程,水从这个县流到那个县,到底是谁的问题需要分清楚。”崔永辉说,哪个地方的污染治理工作干得好,哪个地方就多得奖励资金;哪个地方的污染治理抓得不好,就要扣缴补偿资金。

    不止沿江城市,湖北全省层面也在积极行动。

    2018年,湖北打响涉及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等方面的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实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

    如今,长江干线非法码头专项整治工作重心已转入岸线修复、日常巡查机制建立、港口规划修编等方面。长江汉江重点水域及码头取缔现场安装起视频监控,实时“盯”牢现场,防止非法码头死灰复燃。

    谈及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未来,住鄂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湖北省委会副主委、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龚胜生呼吁,加大对长江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监测。

    龚胜生建议,要明确建设主体、综合政府机构与相关科研单位,形成管理与研究的协调和统一,充分利用好现有监测资源和历史监测数据;同时,建立长江流域环境大数据平台,探索数据共享新模式。(法制日报北京3月7日讯  记者 刘志月  《法制与新闻》记者 何正鑫)

责任编辑: 何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