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不忘强国初心牢记历史使命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交流会发言摘登

全国人大代表于志刚

浏览字号: 来源: 法制日报 2018年9月28日 08:32:57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深感总书记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和新时代的三个时代定位和使命的思想博大精深,高瞻远瞩,内涵丰富,具有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价值。

    一、总书记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第一个定位:一个使命是“强国”的制度。

    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总书记讲了三点:长达100余年的“寻找着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的目标,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照搬过君主立宪制、议会制、总统制等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各种方案,未能实现救亡图存和强国富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找到的保证“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制度。

    二、总书记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第二个定位:“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

    总书记指出,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要“毫不动摇坚持,也要与时俱进完善”。总书记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多次讲话,全都是围绕“坚持”和“完善”两个方面来讲的。在“长期坚持”基础上“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运行的安定有序和更加充满活力,是保证国家政治生活长期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的根本。

    三、总书记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第三个定位: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

    总书记指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方向,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

    新时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定位和使命,是发挥出“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作用。一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二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法治体系加快形成,奠定和发展国家实现良法善治、保证长治久安的制度基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三个时代定位和使命,不能分割理解和对应到“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各个不同时期之中,它们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中应当同时长期坚持的定位和使命。

    法制日报记者 王斗斗 整理

责任编辑: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