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讲座第五讲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
动员全社会力量建设美丽中国

(2018年6月22日)

李干杰

浏览字号: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18年7月16日 11:27:05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安排,围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主题,我主要汇报四个方面内容:

一、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于5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胜利召开。这次会议是党中央决定召开的,对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系统部署和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克强总理在会上讲话,韩正副总理作会议总结。这次会议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历程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意义最深的历史性盛会。大会实现了“四个第一次”和取得了“一个标志性成果”。党中央决定召开,是第一次;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是第一次;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政策性文件,是第一次;会议名称改为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是第一次。大会最大的亮点,就是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是标志性、创新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思想指引和实践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从实践到认识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我们体会集中体现在以下“八个观”:

(一)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深邃历史观。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无论从世界还是从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看,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文明的兴衰演替。曾经璀璨的古埃及文化和灿烂的古巴比伦文明,由于生态环境的衰退尤其是严重的土地荒漠化直接导致了两大王国的衰落。我国古代一度辉煌的楼兰文明现已被埋藏在万顷流沙之下;河西走廊、黄土高原的经济衰落,以及唐代中叶以来我国经济中心逐步向东、向南转移,很大程度上都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变迁有关。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留下根基,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中更加突出位置,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对绿色发展最接地气的诠释和表达,深刻揭示了发展与保护的本质关系,指明了实现发展与保护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协调共生的方法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的过程、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的过程。必须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和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享有更优美的环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五)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依存实现循环的自然链条。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必须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进行整体保护、宏观管控、综合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

(六)用最严格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密法治观。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必须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体系,发挥制度和法制的引导、规制功能,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法治保障。

(七)全社会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建设美丽中国是全社会共建共享的伟大事业。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促使人们从意识向意愿转变,从抱怨向行动转变,以行动促进认识提升,知行合一,形成全社会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合力。

(八)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全球观。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要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既是我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有效实践,也是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和中国贡献。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屋建瓴、深中肯綮、博大精深,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循环开放体系,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是生态价值观、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的总集成,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普适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谋划推动建设美丽中国的顶层政策和制度设计,鼓励和引导每一位公民都行动起来,逐步使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让建设美丽中国成为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伟大事业。

二、深刻认识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九大,把美丽中国建设纳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奋斗目标,明确提出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打好污染防治等三大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中生态环境目标,就是要做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就是说,全面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建成美丽中国。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把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要求写入宪法,为我们努力实现这一宏伟奋斗目标提供了有力的宪法保障。这些重大明确的安排部署,充分表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鲜明的世界意义。

(一)建设美丽中国是继承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生动实践。生态环境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石。美丽中国美不美,关键要看山和水。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多年生生不息,与我们祖先在生存繁衍中积累的善待自然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智慧密切相关,《易经》《老子》《孟子》《荀子》《周礼》等典籍都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智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天人合一”的智慧和思想,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既不是自然的奴隶,也不是自然的主宰,既要利用自然,又要保护自然,实现天、地、人“三才”有机统一。西方人对待自然,更多是秉持工具理性,而我们则是把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有机结合起来,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和善待自然。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要继承和发展我们传统优秀文化的生态智慧,坚持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科学利用自然,建设美丽中国。

(二)建设美丽中国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生动实践。生态环境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和谐稳定;一头连着党执政的根本宗旨和党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执政水平。因此,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生态环境看,人民群众从过去“盼温饱”到现在“盼环保”、从过去“求生存”到现在“求生态”,期盼享有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建设美丽中国,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建设美丽中国是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生动实践。生态环境问题,根子上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问题,也就是产业、能源、运输、用地、农业投入和居民消费等方面的结构失衡问题。当前,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建设美丽中国,就是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同时,更好地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倒逼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建设美丽中国是更加坚定“四个自信”的生动实践。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上世纪80年代初就把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90年代把实施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从“两个文明”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更加凸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也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谱写出新篇章。从我国当前发展的历史方位来看,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靠近世界舞台中央,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从我国未来发展的宏伟愿景来看,党的十九大描绘美丽中国建成之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个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无论是过去和当前美丽中国建设的有效实践,还是将来美丽中国建设的积极实践,都已经充分彰显了或必将继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独特魅力、强大生命力和突出优势。可以说,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就是更加坚定“四个自信”的生动实践过程,我们要坚定不移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者、推动者和奉献者。

(五)建设美丽中国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生动实践。人类迄今为止200多年的现代化进程中,完全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不超过30个,主要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在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总体而言走过的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对全球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和损害。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成为全球挑战,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党的十九大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同时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我国作为拥有13亿多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建设美丽中国,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实现这一庄严承诺,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中国自身生态环境问题和实现十几亿人口整体现代化的需要,也是为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绿色为基本底色的现代化,提供的中国理念、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推动世界绿色发展和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做出的重大贡献。

三、准确把握建设美丽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进入有史以来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好的时期。

一是思想认识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对保护与发展关系的认识更加深刻,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正在牢固树立,抓环保就是抓可持续发展逐步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地方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机遇和重要抓手,下决心解决产业布局偏乱、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等问题,努力走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赢之路。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加强环境保护符合自身长远利益,依法排污治污、保护生态环境的法治意识、主体意识正在形成。绿色消费、共享经济快速发展,全社会关心环保、参与环保、贡献环保的行动更加自觉。近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山西右玉县、浙江安吉县、江西靖安县等地实现了凤凰涅槃,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典型。

二是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国务院出台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三个十条”,坚决向污染宣战。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化解钢铁、煤炭等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累计退出钢铁产能1.7亿多吨,煤炭产能8亿多吨,完成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7亿多千瓦,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保执法专项行动,加大黑臭水体整治,累计开展13.8万个村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近2亿农村人口直接受益。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大力实施“煤改气”“煤改电”。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启动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坚决禁止洋垃圾入境。开展“绿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完成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宁夏等涉及15个省(区、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三是制度出台频度之密前所未有。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相继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以及环境保护督察、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制等40多项改革举措,生态文明体制的“四梁八柱”基本形成。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设置跨地区环保机构、国家公园体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改革试点,为深化改革积累了丰富经验。

四是执法督察尺度之严前所未有。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保护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核安全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完成制修订,土壤污染防治法已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审议程序。特别是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从2015年开始实施,在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方面力度空前,环境行政处罚案件数量2017年(23.3万件)比2014年(8.3万件)增加了181%,处罚金额(2017年115.8亿元,2014年31.7亿元)增加了265%。北京、陕西、河北等10个省(市)组建环保警察队伍,环境司法保障得到切实加强。实现中央环境保护督察31个省(区、市)全覆盖,问责1.8万人,直接推动解决8万多个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同时很好地发挥了倒逼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呈现协同共进的良好局面,这方面例子很多,例如,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清理整治了6.2万家“散乱污”企业,推动市场回归健康有序,有效解决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突出问题,既取得了很好的环境效益,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2018年5月底开始对河北等10省(区)实施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目前正在推进过程中。

五是环境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五年来,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下降22.7%,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分别下降39.6%、34.3%、27.7%,北京PM2.5平均浓度从89.5微克/立方米降至58微克/立方米,珠三角区域PM2.5平均浓度连续三年达标,《大气十条》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全国地表水优良(I-III类)水质断面比例由2015年的66%增至67.9%,劣Ⅴ类由2015年的9.7%降至8.3%,大江大河干流水质稳步改善。森林覆盖率由本世纪初的16.6%提高到22%左右。

解决国内环境问题的同时,我国还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已批准加入30多项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多边公约或议定书,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向联合国交存《巴黎协定》批准文书。我国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淘汰量占发展中国家总量的50%以上,成为对全球臭氧层保护贡献最大的国家。2016年,联合国环境署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繁重艰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环境污染依然严重。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的仅占29%,全国PM2.5平均浓度超标23%,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河北、山西、天津、河南、山东5省(市)优良天数比例仍不到60%,汾渭平原优良天数比例逐年下降。臭氧超标问题日益显现,全国臭氧浓度2017年比2016年上升8.0%。部分区域流域水污染仍然较重,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中仍有8.3%为劣Ⅴ类。各地黑臭水体整治进展不均衡、污水收集能力存在明显短板。耕地重金属污染问题凸显,污染地块再利用环境风险较大。垃圾处置能力和水平还需提高,特别是随着网络经济的兴起,快递包装垃圾急剧增加。据2016年有关统计,我国快递包装一年使用的胶带长度可以绕地球赤道425圈。二是环境压力居高不下。我国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的调整优化仍需要较长的时间。能源结构中煤炭消费仍占60%,公路货运比例居高不下甚至呈持续增长态势,经济总量增长与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尚未彻底脱钩,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居世界前列。尤其是部分区域产业结构布局与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矛盾十分突出。例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六省区市国土面积仅占全国7.2%,却生产了全国43%的钢铁、45%的焦炭、31%的平板玻璃、22%的电解铝,原油加工量占全国的28%,生态环境压力巨大。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濒危物种增多。三是环境治理基础仍很薄弱。一些地方,特别是县区级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包括生态环境监管部门在内,对绿色发展认识不高、能力不强、行动不实,重发展轻保护的现象依然存在。近年来,一些地方在重要生态功能区违规削山造城、填湖搞开发、填海搞度假村、圈地建别墅。企业环保守法意识不强,环境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四是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亟待完善。长期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存在职能分散、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等问题,严重制约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丽中国建设。比如,地方政府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落实机制不畅,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干扰生态环境执法;自然资源所有者和监管者职责不分,重开发轻保护突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职责分散,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和修复的系统性、整体性严重缺乏;污染防治职责交叉重复,造成水陆分割,地上地下分离,陆海兼顾不够,城乡统筹不够,多头执法、重复建设、数出多门等问题突出;跨区域跨流域环境问题缺乏统筹解决机制,以行政区域为单元的环境管理体制,割裂了生态空间的整体性,各地在环境保护目标、政策标准、执法尺度、相关利益补偿等方面难以衔接。

在正视困难和挑战的同时,更要在“危”中寻“机”,分析好并利用好面临的大好机遇。总的来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进入了历史最好的时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前景光明。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亲力亲为、率先垂范,主动为美好生态环境当“保洁员”,多次就解决损害生态环境问题“打头阵”,走到哪里,就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切和叮嘱讲到哪里,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科学思想指引和政治保障。二是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的群众基础更加坚实,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内生动力。三是宏观外部条件更加有利。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加重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而不再片面追求发展的速度,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深入推进,为改善生态环境创造了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四是物质、技术和人才基础更加坚实。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不断发展与积累,为解决当前的环境问题提供了更好的、更充裕的物质、技术和人才基础,具备了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手段和条件。五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红利逐步释放。随着生态环境部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组建任务落地,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将更加完善,再加上生态文明建设多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产生的正效应更加明显,为建设美丽中国增添了强大动力。

综合起来看,建设美丽中国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明显大于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我们应当增强信心和决心,坚持正确的策略和方法,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定力,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确保既定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就一定能够如期建成美丽中国。

四、进一步明确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举措

党中央、国务院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全面部署和安排。从现在起的三年内,我们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使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一)用“五个一”的要求强力推动落实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必须完成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我国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非常规性关口,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以及建设美丽中国目标能否实现的一场输不起的大仗、硬仗和苦仗,只能背水一战,坚决打好打胜,没有任何退路。要按照“五个一”的要求,强力推动落实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把中央确定的顶层设计路线图转化成施工图。一是明确一个指导思想。即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做到坚定不移、贯穿始终、全面落实。二是压实一个政治责任。即推动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构建合力攻坚的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三是把握一个核心目标。即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明确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是各行政区域党政主要领导的责任底线和刚性要求。四是立足一个基本实际。即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能力导向,环境质量好的地方和差的地方都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打攻坚战,又打持久战。五是形成一套策略方法。即坚持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确保数据真实和决策科学;坚持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坚持严格监督执法和督察问责倒逼工作落实,实现“没有水分”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二)明确攻坚战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

总体思路: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动力,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以压实地方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责任为抓手,围绕污染物总量减排、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生态环境风险管控三类目标,突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领域,强化绿色发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三大基础,坚决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

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中之重是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要紧紧扭住“四个重点”,即重点防控污染因子是PM2.5,重点区域是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和汾渭平原,重点时段是秋冬季和初春,重点行业和领域是钢铁、火电、建材等行业以及“散乱污”企业、散煤、柴油货车、扬尘治理等领域;优化“四大结构”,就是要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强化“四项支撑”,就是要强化环保执法督察、区域联防联控、科技创新和宣传引导;实现“四个明显”,就是要进一步明显降低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二是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重点保好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治差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全力推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入实施新修改的水污染防治法,坚决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深入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和规范化建设,有效保障饮用水安全,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歼灭战,基本消除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加强江河湖库和近岸海域水生态保护。全面整治农村生态环境,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保护好“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城镇后花园”。

三是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以重金属污染突出区域农用地以及拟开发为居住和商业等公共设施的污染地块为重点,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尽早实现固体废物基本零进口。提高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和相关机构规范化运营水平,实施危险废物收集运输处置全过程监管。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置。

四是全面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完成所有省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强化“三线一单”硬约束,发挥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倒逼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约束作用。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全面优化产业布局,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五是加快生态保护和修复。开展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深化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健全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联合开展好“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

为了使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得更有针对性、及时性、有效性,生态环境部牵头会同有关部委和地方正在谋划开展“7+4”的组合行动,即七场标志性战役加四个专项行动。七场标志性战役指的是,要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和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等七场标志性重大战役。四个专项行动指的是,坚决落实《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打击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达标排放、“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等四个专项行动。

(三)切实强化攻坚战的各项保障。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落实“党政同责”要求,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对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要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各相关部门要落实“一岗双责”要求,抓发展的必须管环保、抓生产的必须管环保、管行业的也必须管环保,使各部门分工协作、共同发力。生态环境部门履行统一监管责任。

二是完善环境法治。加快制订和修改土壤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监测、排污许可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环保督察等方面的党内法规。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严格环境执法监督,实施联合执法、区域执法、交叉执法。推进环境司法,健全行政执法和环境司法的衔接机制。从严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加大行政和刑事责任追究力度,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痼疾。

三是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整合分散的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在污染防治上改变“九龙治水”的状况,推动出台生态环境部“三定”规定,实现地上和地下、岸上和水里、陆地和海洋、城市和农村、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五个打通”,在生态保护修复上强化统一监管,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与行政执法职责,统一生态环境政策规划标准制定、统一监测评估、统一监督执法、统一督察问责。

四是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深入推进跨地区环保机构试点,根据打赢蓝天保卫战的要求,建立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和京津冀大气环境管理机构,推动形成区域环境治理新格局。制定在全国推进按流域设置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机构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快组建流域环境监管执法机构,增强流域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合力。加快建立健全河湖湾长制,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江河湖海保护体制。

五是加大财政投入和经济政策支撑。逐步建立生态环境领域常态化、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逐步提高补偿水平,用经济手段调动各方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大力推进“绿色保险”“绿色信用”“绿色证券”,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用市场机制促进企业主动治污。完善助力绿色产业发展的价格、财税、投资等政策,积极培育生态环保服务市场。

六是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推进大气污染成因与治理科技攻关,继续实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开展土壤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等其他领域科技研发,实施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重大项目,推进区域性、流域性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继续推进环境与健康相关标准制定,开展环境与健康调查研究。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市场研发机制,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七是严厉考核问责。强化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科学制定考核目标,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机制。坚决杜绝“层层加码”“数字环保”“口号环保”“形象环保”。打好排查、交办、核查、约谈、专项督察组合拳,对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彻底、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执行不到位、污染防治攻坚任务完成严重滞后、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地方和部门依法严厉问责,避免制度成为“稻草人”“纸老虎”“橡皮筋”。

八是打造生态环保铁军。以增强执法的统一性、独立性、权威性和有效性为重点,整合相关部门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执法职责、队伍,加快组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切实解决多头多层重复执法以及执法不严格、不规范、不透明、不文明和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同时,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动思想政治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业务建设协同共进,打造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保铁军,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坚实支撑。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全国人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历来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成立后就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改纳入2018年立法工作计划,同时又对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实施情况开展检查,栗战书委员长亲自担任组长,带队赴河南、内蒙古等地检查指导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充分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从立法和监督两个方面持续发力,构建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坚定决心,为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有力的法律实施监督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各项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坚决的行动,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主讲人系生态环境部部长、党组书记)

责任编辑: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