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滚动

“两会表情”折射心态变化

浏览字号: 来源: 人民日报 2016年3月14日

  “表情包”,在社交媒体上为网友所喜闻乐见。今年两会,网友自发制作的各种“两会表情包”,也着实火了一把。

  丰富,是今年“两会表情”的一大特点,这从各具特色的表情包可见一斑:既有代表委员发言时的手势,也有他们婉拒采访时的示意;既有“部长通道”上的言谈举止,又有新闻发布会上的各种细节……凡此种种,在这样一个严肃的参政议政场合,形成了一道独特而多样的“表情风景线”。不管是微笑、皱眉,还是抱拳、欠身,表情之变,背后正是姿态之变、心态之变。

  从表情中,能读出一些代表委员的想法与感受。今年人大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傅莹开玩笑说,“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都很少笑的,我认为他‘压力山大’”。然而,在10日的一场记者会后,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袁驷反问记者“环境是不是有所改善”,得到肯定回答后就笑了起来。这样的表情变化,既是压力的释放,也是被认可后的欣慰,更是面对问题时一种必胜的信心。

  古人说,相由心生,言为心声。表情的变化,意味着对自身定位的调适。就在前几年,“部长通道”上更多是摆手的动作、急促的步伐,很多部长不愿意在通道上留步,也不会跟记者多说什么。对比之下,今年通道上的大多数部长态度更加主动,脸上多了从容的微笑、话语里也更多底气。记者不用再“堵部长”“抢部长”,部长们有意识地走到发言台,甚至有针对性地回答一下大家关心的“敏感问题”。

  有什么样的姿态和心态,就会浮现什么样的表情。把发声视为责任,把回应视为义务,面对话筒和镜头时,就不会瞻前顾后、躲躲闪闪,而是主动表态、积极发言。对全局有把握,对问题有思考,面对记者的提问时,就不会含糊其辞、敷衍了事,而是会大方应对、从容作答。换句话说,姿态上放下,心态上放松,神情就会更加生动、更加自然、更加自信。

  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代表委员认真的、专注的表情。代表们在大会上听取政府工作报告时的凝眉思索、委员们在讨论时的连说带比划,都让人看到他们对“代表委员”身份的重视,折射出他们履职尽责的庄重心态、参政议政的严肃姿态。这样的表情也说明,不忘初心、回归本职,才能真正“代表民意”。

  越来越开放、越来越自信的代表委员,让我们能从他们的表情中,读懂他们的关切、看到他们的姿态、感受他们的心态。“两会表情”,又何尝不是中国民主政治进步的写照?(李洪兴)

责任编辑: 孟玉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