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专家热议“十三五”规划
中国城镇化发展有巨大前景
法制日报驻乌克兰记者 史天昊
近年来,中国与乌克兰双边贸易和经济技术等诸多领域合作步伐加快,中国已成为乌克兰重要贸易伙伴。在中国两会召开之际,乌克兰国内各界也在持续关注两会成果。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乌克兰当代中国信息研究中心专家阿列克谢·科瓦里。科瓦里在采访中表示,两会的召开不仅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
就近期国际媒体热议的有关中国两会的热点话题,科瓦里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科瓦里称,他关注到“十三五”规划将决定直到2020年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方向,根据已经公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国的GDP到2020年将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也要翻一番。
他还注意到,2015年中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6%,但仍旧比发达国家80%的标准要低。科瓦里认为,中国在这方面有巨大发展前景,“发展诸如京津冀、成渝、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规划,将是解决问题的好点子”。
在采访中,科瓦里还特别提及中国计划到2020年实现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他说:“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在我看来也是非常复杂的问题,这需要国家大量投资,但是就中国的长远发展来看,是重要和必要的,因为这将产生更深远的经济影响。”
作为乌克兰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科瓦里指出近年来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他表示:“我们可以看到,如今中国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已经比几年前更加复杂且更加难以预测。国际社会仍未摆脱2008年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同时又有许多紧张和冲突地区不断出现。在朝核问题上,中国作为通过开展多边会谈和平解决半岛问题的参与者,我认为中国已经作出了足够的努力。”
科瓦里还关注到,“十三五”期间中国将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将“建设信息化军队”。他对此持积极肯定态度:“我认为,新型军队的建立有利于提升中国军队整体实力,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执行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