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审议发言

王乃坤:把应对老龄化作为小康社会目标

浏览字号: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15年12月28日

中国人大网讯 12月25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分组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王乃坤提出,把应对老龄化和加快养老服务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目标,把社区养老服务作为重点,做大做强。

王乃坤说,就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检查谈点意见。我认为这个报告肯定成绩客观,对问题抓得准,原因分析比较透,提出的建议有针对性,对报告没有意见。提两点建议:第一,建议从更高层面界定认识解决老龄问题的重要性。检查报告开头就概括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一是规模大,2.12亿;二是来势猛,好像没有过渡期,还没有准备就来了,措手不及;三是占比高,占人口总数的15.5%;四是未富先老,也可以说是未备先老。前三个特征和第四个特征放在一起,供需的矛盾自然就很大了。这已经是一个基本的国情了,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有大的变化。所以我赞成检查报告中提出的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十三五”,把应对老龄化和加快养老服务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目标。同时,建议把这个问题上升到国策的层面来进行研究对待,从规划的制定、法律的完善、体系的建设、产业的发展,包括资源引导和保健等多方面,系统地进行研究。比如法律方面,我们现在有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为老年人服务的那些机构的权益,是不是也应该考虑有个法律的完善和保障,以消除想为办养老机构又怕有麻烦的人的顾虑。怕哪个老人出点意外,家属纠缠不休。再比如,报告指出社会力量参与严重不足的问题,按照现在的认识、环境的政策,确实没有办法足,国家给民办非营利养老机构的补助就那么一点点,根本不够,其他鼓励的政策又不多,不会有积极性。基本国情应该有个基本的国策,解决2.12亿人的养老服务的问题,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建议把社区养老服务作为重点,做大做强。翻了一下几个调查组的报告,发现每个报告中都有类似“城区养老院一床难求,郊区农村多有空置”的话。原因报告分析得很透,离家远、条件差、服务水平低,所以城里的老人不愿意来,农村老人没有进敬老院养老的习惯,家庭条件也不允许,解决这个问题肯定要改善养老院的环境,增强服务功能,提高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但最关健的还是把社区养老服务的功能做强。我曾经看过一组数字,我国2.12亿老年人当中,90%是在居家养老,7%是在社区,就是社区的托老所,也叫日间照料,白天来、晚上走。只有3%是在养老院的,进养老院的老人,在农村就是五保户,在城里就是三无老人。无论是从这个数字占比来看,还是从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来看,家庭还是重要的养老地方,居家养老应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但是,居家养老,必须要有社区服务功能的支撑才行,我想如果老人在家打一个电话,通过社区服务就能够解决问题,多数老年人还是愿意选择居家养老。政府应该加大对社区养老功能的投入,在这方面舍得花钱。当然这件事情光靠政府的力量也不行,还必须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通过一些补助投资、贷款贴息、运营补贴,包括政府购买服务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培育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的组织。把社区养老服务搞好了,老龄化社会的供需之间的矛盾应该会得到有效的缓解。

责任编辑: 向航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