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为钢:要着手如何攻关,使农药和肥料需求量降下来
中国人大网讯8月28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分组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许为钢认为,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既肯定了成绩,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实事求是地举了大量的数据,以及调查的一手资料,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工作建议,非常好。
许为钢建议,要着手如何攻关,采取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定鼓励政策,使农药和肥料的需求量降下来。
许为钢说,我国肥料的使用量占世界的35%,农药占七分之一,数量惊人。但有效利用率只是三分之一左右,大量的是排放到大气、水体和土壤中,造成了严重的面源污染。怎么减下来?农业部在去年年底也提出了到2020年,要实现肥料和农药的零增长,就是“双减”的行动方案。科技部也将“双减”(减农药、减肥料)列入“十三五”提前启动的重大科技专项,农业两个专项之一,这表明有关部门还是非常重视的。我们国家农药需求量为什么这么大,主要是农作物的品种在生产准入标准上,对主要病害的抗病标准过低,使得我们生产中使用的很多品种产量很高,但抗病性不好,在生产上就是大量地靠农药保护。目前我们基本上能够保证粮食的小康需求,农业也要转方式、调结构,在这个问题上,农业部门在制定农作物品种进入生产的准入标准上,对主要病害的抗性要提高准入的标准,至少要达到中等抗性。但我们大量的标准是只要抗一种病就行,这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另外,现在的科学技术也能做到这一条,现在的分子技术,如分子标记选择技术和对抗源的研究都上去了,是可以在技术上做到的。一定要提高品种准入门槛,让我们对农药的需求量降下来。肥料也是如此,我们对农作物品种长期以来的改良,不管小麦、玉米、棉花、水稻,过去我们主要是对产量,最近这20多年,我们又加强了对品质的改良,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增强抗御国外农产品的能力,我们需要品质,但是我们除了对水分的高效利用,在缺水地区和抗旱地区的品种选育以外,我们对大多数生产区域品种的肥料高效利用特性,一直没有作为品种准入的一个考查点,更没有相应的技术指标要求。在品种的审定上,缺乏专项的鉴定试验,另外也没有鼓励政策,建议有关部门在下一步对品种审定上,像现在优质品种一样,只要产量不减产,不要求增产3%或5%,就可准入,建议主管部门在品种特性准入上给予一定的倾斜。总之,在需求量上,我们要着手如何攻关,采取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定鼓励政策,使农药和肥料的需求量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