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审议发言

罗清泉:要开展重大水利工程的后评估工作

浏览字号: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14-12-28

    中国人大网讯 12月24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国家财政水利资金投入和使用工作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罗清泉审议时说,这些年财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水利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在支持重大水利工程、支持民生水利建设、解决水利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创新财政支持水利建设体制机制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应该给予充分肯定。报告对今后工作的安排,我觉得比较好,考虑得很全面。

    罗清泉委员提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要继续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民生水利建设的重中之重。饮水直接关系群众健康,所谓“百病口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经开展了八年,成效很大,据农业部介绍,有四亿多人受益,这是很不容易的,我们都是见证者。但同时,也要看到,这一任务还没有全面完成,有相当一部分零星区域和零散户没有纳入到规划中;已经完成的还有不少饮水质量不高;由于较严重的农村面源污染,使不少水源包括地下水源受到威胁,等等。因此,必须进一步下决心,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快解决的步伐,财政要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的支持力度。

    第二,要继续支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这方面我们的财政还是做得很不错的。2006年以来,国家的这一政策有效解决了2400多万水库移民的温饱问题,改善了大中型水库库区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应该说受到了广大库区群众的极大欢迎。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看到,当前相当一部分库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比其他地区还是要困难。这些困难的解决,最终还是要靠发展,还是要靠增强这些地区的造血功能,因此,希望今后财政在解决大中型水库库区农业生产条件方面,还要加大支持力度。

    第三条,要开展重大水利工程的后评估工作。比如,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水利工程,意义深远,但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调水工程的效益,保障一池清水长期稳定往北送,并防止由于汉水流域水环境变化、水容量减少,对这一领域,特别是丹江口水库下游地区带来的环境问题,应该考虑对该工程进行后评估,尽早发现设计建设中的问题,及时了解新变化、新情况,未雨绸缪,提前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不要等到了大病上身再治病,这个损失和影响就大了。

责任编辑: 沈娟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