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审议发言

张兴凯:建议加大大气污染科研和防治的投入力度

浏览字号: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14年11月4日

    中国人大网讯 10月30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分组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张兴凯审议时说,沈跃跃副委员长所作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是在多次现场检查、大量调研座谈、广泛听取意见后形成的,语言精炼,说明做法和成绩明确,指出问题深刻到位,是一个很好的报告,我完全赞同这个报告。报告的可读性很强,读起来感到很解渴,我觉得之所以如此,一是报告是在大量的接地气工作的基础上完成的,报告中说到41人组成检查团队,到10省(市)进行现场执法检查和调研,听取13个部门的汇报和意见,召开19次座谈会,检查工作做得深入、细致。二是报告写作格式的改进和创新。尽量压缩正文、直入主题、直面问题,而需要解释的内容放到有关名词说明中,我数了一下,报告正文12页,而有关名词说明就有8页,有43个名词说明。这样的执法检查报告的写作风格是很好的。通过参加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的一些工作,切实感到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及各级地方党政机关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高度重视,法治建设、配套法规政策、监督执法等都取得了重大进展,科技、防治投入不断增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大气污染防治的成效与老百姓的实际感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了解的数据,今年较去年相比,口罩的销售量大增,室内空气净化器的销售量大增,大街小巷戴口罩的老百姓多了很多。原因:一是老百姓防范意识提高了。二是大气污染确实还相当严重。执法检查报告指出了七个方面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问题深刻、透彻,建议的措施可行。如何落实这些措施,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防治污染人人有责,防治大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法治国家的大局来考虑,需要付出长期艰苦不懈的努力。提三点建议:

    第一,建议应加大大气污染科研和防治的投入力度。大气污染物有哪些?城市与农村的雾霾有何不同?家庭燃气对雾霾的贡献率是多少?如果改变燃气炉灶的燃气模式对雾霾有何影响?如何降低燃煤电站的污染?等等,需要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来解决。

    第二,建议依法防治大气污染工作。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绘制了法治国家的蓝图,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每个人的义务,政府、企业、公民都应用法治的思维、理念和行动参与到防治大气污染工作之中。

    第三,建议采取综合措施防治大气污染。在一些重要的活动中,打出了大气污染防治的组合拳,暂时解决了大气污染的问题,从奥运会到现在的APEC,组合拳的措施看起来是有效的。希望有关部门在活动过后,从大气污染、经济、就业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组合拳的成效进行综合的政策评价,总结出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的、可行的措施。

责任编辑: 包瓴瓴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