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滚动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叶圣陶研究会会长严隽琪

浏览字号: 来源: 光明日报 2014年09月03日

由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叶圣陶研究会主办的“两岸学者共话·世界史”论坛取得圆满成功,两岸世界史学者深入对话交流,增进了了解与共识,对于推动世界史研究和学科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民主促进会和叶圣陶研究会举办此次论坛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记者就此采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叶圣陶研究会会长严隽琪。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两岸学者共话·世界史”论坛是如何建立的?

严隽琪:一直以来,中国民主促进会和叶圣陶研究会视促进两岸交流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多次组织文化、教育、出版等领域的专家赴台访问,共同研讨问题,相互借鉴经验。去年在台北举办第十一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时,有学者就如何提高两岸文化学术交流的质量提出宝贵建议,希望我们能够搭建一些小范围、高层次的学术对话平台,让两岸的专业同行能够面对面地开展深度研讨交流。今天,我们举办“两岸学者共话”论坛,就是把这个建议变成了现实。我认为,两岸关系要长久友好的发展,最终还是要靠两岸人民共建、共享共同的精神家园。作为参政党,我们应该发挥人才和教育资源的优势,在发展两岸关系方面做一些拾遗补缺的事情。

记者:首届“两岸学者共话”的题目为什么定位“世界史”?您认为研究世界史的意义是什么?

严隽琪:首届共话的题目定为“世界史”,一方面是因为世界史研究对中国的意义重大。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国家的发展已经无法置身于世界的变化之外,世界史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传统及跨文化的互动与交流,了解世界的整体发展与多样性,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在世界中的定位。我自己体会,中国在认识世界的道路上经历过不同阶段,一个阶段是19世纪以前的相当长时间里,我认为可以用“冷漠”与“无知”来形容,我们以天下自居,夜郎自大,实际不知天下究竟有多大,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给近代中国经历苦难、屈辱、落后和挨打埋下了种子。接着一个阶段是19世纪中期以来,面对列强入侵,有识之士忧心如焚,开始睁眼看世界,但迫切的忧患意识和有限的认知又使得国人对外国的东西奉为圭臬,而对自己则缺乏自信,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新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最近的阶段,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比以前明智和辩证了,我们主动地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推进中国的现代化,既广纳百川、虚心学习人类文明的成果、从世界历史中得到借鉴,又自信冷静地分析各国实现现代化之路的不同历史背景和文化特性,认识到他国的经验教训必须与本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避免“水土不服”。那么,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现代化之路,共性是什么?个性是什么?这需要两岸的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包括世界史的学者共同努力来解答。

另一方面,这几年,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虽已很频繁,但在历史学方面的交流却主要在中国史领域,世界史方面的交流很少。我们希望通过举办这个论坛,促成两岸世界史同行的面对面交流,互相切磋,增进了解和理解。我们的提议得到两岸世界史学者的积极响应,台湾学者从台北到新竹到台中到台南,都有代表来参加,而且都很年轻,很优秀。大陆学者则都是学科领域的带头人,也都愿意放下繁忙的工作来与台湾同行交流。大家都认为这次论坛是两岸世界史学者进行直接对话和深入交流的一个创举,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办下去,以持续推进两岸世界史学科的交流与进步。我希望“两岸学者共话”论坛能够得到有关世界史研究机构和学者们的认可,使之成为两岸世界史学者合作研究的一个新模式。

记者:世界史研究如何更好地为我国的内政外交决策提供相应的学术和思想资源,一直是世界史学界关注的问题,但目前在这方面我们做得还很不够,不能很好地满足国家社会的需求。据悉,中国民主促进会曾经就如何加强对不同国家和区域的历史及现实研究提出过建议,这对于促进世界史学科发展意义重大,请严主席谈谈这方面的具体情况。

严隽琪:近几年,我有机会接受国家外事任务出访一些国家,深切地感受到随着我国国际交往日益扩大,国际责任日益加重,国家安全与世界局势的发展更加密切,对域外的深入了解太重要了,我国需要对世界各个国家、甚至地区的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都有较为深入的、高水平的、长期跟踪的研究,唯有如此,才能为我国的发展战略提供足够的基础支撑和充分的准备。但当前我国对域外的研究,无论是理论建树,还是研究方法,无论是对国际重大现象做出合理解释,还是为解决现实中的国际问题提供解决思路和方案,都显得力量不足。虽然我国已有几十所高校建立了各类国际研究机构,但在新的历史时期,依托现有的体制和机构,难以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有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关于加强高校国际研究机构建设的建议”,希望切实鼓励有能力的大学承担区域研究的任务,经过发展,能够真正为国家制定外交政策和开辟经济渠道发挥不可替代的咨询作用。下一步,我们还准备进一步调研,继续跟踪,一如既往地呼吁和支持这方面的研究。因为,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记者:因应世界史学科的发展需求,也为了赢得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对世界史的充分理解与重视,《光明日报》于2011年办了专门的“世界史”专刊。我注意到严主席也是这个专刊的热心读者,能否对我们的工作提些建议和意见?谢谢!

严隽琪: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大国,加强世界史研究已经成为紧迫的任务,换言之,世界史研究有着极大的上升空间。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光明日报》创办“世界史”专刊,反映出一张全国性大报所应有的远见和创见。希望“世界史”专刊能更多地刊出优秀成果,并把这些世界史研究成果以大众容易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为大众打开一扇了解世界之窗,为推动我国世界史学科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薄洁萍)

责任编辑: 包瓴瓴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