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滚动

善谋善作更善成

浏览字号: :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2014年3月13日
  “全世界都看着”的两会圆满落幕,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已经吹响。改革说千道万,最终是为了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丰衣足食还心情舒畅。“好日子”要增收减负,“好心情”要少霾去污,代表委员说得激昂,国人听得来劲。
  唱响改革主旋律,凝聚改革正能量,向各种各样的“硬骨头”宣战,中央决心坚定,民众倍添期待。而关注两会的媒体镜头,也调焦到“抓落实”的景线,进而发出“善作善成,久久为功”的呼唤。
  落实,定要有善谋的慧眼。要看到当前在欧美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仍然保持7.5%的经济增长,“风景这边独好”将带来更高难度的挑战。发展基数大,矛盾积存久,牵一往往动百,矫枉难免过正,很多“疑、难、险”的问题,没有一样是好“啃”的骨头。无论是“三个1亿人”的新型城镇化之路,还是2017年实现“霾开雾散”,抑或是清理非行政审批的“放权割肉”,再或是实施全口径预算管理的“阳光财政”,代表委员都提出了不少“谋事要实”的好建议、好主意,充分显现了只要充分听民声、聚民智,众志成城奋力齐“啃”,骨头再硬也挡不住民族复兴的路。而两会上代表委员履职议政的善谋远谋,也必将产生传导效应,激发各地各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情制宜,甩开膀子抓落实,改革必胜,伟业必成。
  落实,更要有善作的行动。从高屋建瓴的改革战略,到精细入微的民生举措,中间必须有扎实、踏实、硬实的行动,善政的珍珠才能串成普惠黎民的项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每一个“硬骨头”,都要研究好怎么“啃”,果断、用力地“啃”,直到“啃”出一片新天地。要抓时机,争取对发展火候的精当把握;也要通权达变,不越底线的前提下灵活挥拳;在风险可控下要勇于先试,宽于容错;也要“谋势亦谋子”,战术上严谨精细,因情施为,善于找到庙堂与草野的共振点。既不能畏首畏尾,也不能左右观望,更不能安于现状,而是要顶层设计与摸石头过河结合起来,举重若轻,执简驭繁,不断地交出靓丽的成绩单。
  落实,还要有善成的信条。改革不能熊瞎子掰苞米,掰一棒扔一棒,而是要注重积累、做一件成一件,从而在整体上渐入佳境。要有始有终,不能敷衍草菅,破题后没下文,也不能毛糙、对付,凡事只弄个七八分。要认识到前一阶段的改革成果,正是后一阶段改革的前提和基石。所谓累足成步,发展的难题,要一个个解决;改革的险滩,要一个个蹚过。如果碰到难题就不战自败,遇到矛盾就不破自退,遇到阻力就不上自下,马拉松选手甚至就会驻留于起步阶段,任何好的剧本也会永远停止于“编剧时间”。分批取消和下放416项行政审批事项,为进一步简政放权开了个好头;3200万孩子受惠于学生贫困改善计划,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提供了保障;28个省份开展大病医疗试点,为医改纵深发展夯实了基础……发展中的“拦路虎”,解决得好,反而会让深化改革“如虎添翼”。这也是以改革行动聚改革动力的应有之义。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落实全面深化改革,要“久久为功”,要持之以恒。“积微成大,陟遐自迩”,改革需要善谋善作更善成。
责任编辑: 孟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