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滚动

代表热议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

监督要有实效重民生求创新

浏览字号: : 来源: 法制日报 2014年03月11日

  □法制日报记者朱宁宁

  监督权是法律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职责。加强人大监督,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依法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着力增强监督实效。”这是今年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对监督工作的精炼总结。

  开局之年,新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加大力度,增强实效,让人眼前为之一亮。报告显示,一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5个工作报告,检查4部法律实施情况,组织开展3次专题询问和5次专题调研。

  “有实效,重民生,求创新。”对于开局之年人大监督工作,华侨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戴仲川代表给出如是评价。之所以能有这样的评价,戴仲川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因为在去年一年里,他参加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的专题询问,参加了行政复议法执法检查,列席了常委会会议,还参与了一项专题调研。

  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到,提高专题询问的质量和实效。戴仲川对此非常认同。他对参加传染病防治专题询问记忆犹新。“专题询问是张德江委员长亲自主持的,并当场提出不走形式、不流于过场的要求。我注意了一下,去年3场专题询问确实变化不小,最明显的就是实效性大大增强。比如,提问环节由原先的规定动作变为自选动作。不管是询问者还是被问者,积极性一下子就提高了,现场气氛非常热烈。这样的监督工作符合委员长要求,也起到了监督工作应有的作用。”

  戴仲川感受到的另一个明显变化就是人大代表对监督工作的参与程度空前增强。

  “我自己就是最好的例证。”戴仲川笑着说。

  管好“钱袋子”是人大监督的重点之一。今年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到,在去年10月份的常委会会议上,听取和审议关于国家财政科技资金分配与使用情况的报告。重点就某一具体领域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开展监督,这在常委会监督工作中还是第一次。

  对此,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永宏代表认为,监督工作这一尝试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今后如果能再加上对完成结果的监督绩效评判体系会更好。监督工作最终的结果要落在实效上,必须要解决问题,一次监督哪怕只让一个具体问题得到解决,监督就是有效果的。他同时指出,在监督方式方法上,互联网等高科技手段应该发挥作用。

  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是目前普遍运用的一种人大监督形式。一听一审,形式虽然简单,但是内容却不简单。如何选题,成为人大监督工作是否能发挥切实作用的关键。

  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选题上可谓用心。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王鸣代表就从报告中感受到监督工作的民生味。“教育、扶贫开发、传染病防治,这些都可以看出人大监督在内容选择上偏重于民生领域,是真正对人民负责。作为一名医生,我注意到报告提出要加大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全面提升传染病防治工作水平。这充分体现出人大监督工作对民生、对健康的关注。”

  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健全权利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关键是要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各级执法、司法机关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加大依法惩治腐败的力度,加强执法和司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努力让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为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去年先后就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人民陪审员工作、检察机关查处贪污贿赂工作情况等,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相关工作报告,并检查了行政复议法实施情况。

  四川省文联副主席余开元代表对人大监督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他说,报告对权力的监督方面阐述到位。今后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定要继续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提高治理水平,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

  “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实现依法行政、公正司法,都离不开人大监督。人大应进一步创新监督方式,更有效地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辽宁省朝阳市市委书记王明玉代表说。

  法制日报北京3月10日讯  

责任编辑: 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