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

王比学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11-10-28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10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的发表举行新闻发布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李飞、信春鹰介绍了白皮书的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全面介绍法律体系构建历程和法律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及社会各方面坚持不懈的努力,截至2011年8月底,中国已制定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共240部、行政法规706部、地方性法规8600多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白皮书展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成就,全面系统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历程和法律制度,全文约2万字,正文部分分为四章: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适应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而逐步形成的。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体现了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国情要求,体现了继承中国法制文化优秀传统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体现了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紧紧围绕实现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继续加强经济领域立法,积极加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立法,突出加强社会领域立法,更加注重文化科技领域立法,高度重视生态文明领域立法,并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着力提高立法质量。

  今年已通过8部法律

  有记者问,法律体系形成以后,我国又制定和修改了哪些法律?

  李飞介绍,今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按照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任务,注重法律的修改完善,注重经济领域立法和社会领域立法及其他领域立法的均衡发展,确保法律体系的科学和谐统一。截至目前,已通过8部法律。其中,新制定法律3部,即车船税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行政强制法;修改完善法律5部。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修改,推动形成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刑法修正案(八)进一步强化对民生的保护。同时,根据刑法修正案(八),对道路交通安全法进行了修改。

  除了上述立法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还督促开展对司法解释的集中清理。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对司法解释进行全面清理,对于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正确实施法律、确保公正司法具有重要意义。

  正在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正在审议兵役法修正案草案、职业病防治法修正案草案、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清洁生产促进法修正案草案、居民身份证法修正案草案和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有关问题的决定草案。

  通过立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有记者问,当前我国在社会保障、就业分配和教育、卫生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立法如何应对?

  信春鹰说,“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立法的重要任务。通过立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确保人民群众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是我们近些年来在立法中特别强调的一个重要使命。在这个领域,近年来我们制定了劳动合同法,旨在平衡劳动关系,制定了就业促进法,通过促进就业来保障民生。还制定了社会保险法、食品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等等。去年我们制定了社会保险法,这是社会保险领域的一部重要法律,从制度上保证了所有公民都能够参加社会保险。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还要逐步完善劳动就业、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法律,不断促进形成确保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机制。

来源: 人民日报 2011-10-28 责任编辑: 余晨
print  close  to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