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关于我们>>相关文章

开放与自信

师长青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08-04-15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两会”好像一个打开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世界能看到一个开放的中国。

    3月4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当有外国记者提问他们能否进入人大代表居住的宾馆进行采访时,大会新闻发言人姜恩柱回答:“为了给中外记者采访人大代表提供方便,专门在有关宾馆设立了便于采访的场所。只要外国记者同新闻中心联系,就可以进入有关代表团的驻地进行采访。我们对中外记者一视同仁,新闻中心向所有中外记者开放。”

    其实,今年“两会”上相关的开放举措,并不仅限于此。首次在人大新闻中心网站上链接各代表团主页,首次公布政协委员姓名、性别、民族、职务、界别等基本情况,首次网络直播代表团团组审议,首次向境外媒体开放代表团新闻发布会,首次免费向媒体提供公共广播电视信号和图片服务……

    一花知春。“两会”的开放与透明,是中国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的生动见证。通过开放的“两会”,世界不难感觉到,他们关注的,是一个开放的中国。

    开放,源自充分的自信。充分的自信,源于改革开放的非凡成就。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令世人惊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创造了全球罕见的经济持续增长的奇迹,国民经济总量在世界的位次不断上升,人均国民总收入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下,中国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迸发,社会主义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建立在充分自信基础上的开放,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阐述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开放的“两会”,开放的中国,从容地面对世界关注的目光。中国,将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拥抱世界。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2008年03月06日
责任编辑: 唐志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