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促进再就业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王兆国
(人民日报编者按:全国总工会提出的在2003年至2005年内,帮扶下岗职工“三年实现三个150万”就业工作目标(即全国工会系统对150万下岗失业人员开展职业培训,为150万下岗失业人员提供职业介绍,依靠工会劳动福利事业和工会直接联系等多种渠道帮助150万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已超额完成,其中培训下岗失业人员223.9万人次,完成目标任务的149.3%;成功介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5.3万人次,完成目标任务的103.5%;安置和扶持220.2万人实现了再就业,完成目标任务的146.8%。
3年来,全国各级工会以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推动落实再就业政策、发挥优势实施再就业援助行动为主题,以工会就业服务机构、帮扶中心和再就业基地为平台,以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参与政策制订与实施、开展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服务、创办再就业基地、实施创业开发和小额信贷项目、强化对口帮扶等为基本手段,努力帮助和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天本版刊登王兆国同志的文章和各地工会在促进再就业工作中的经验、做法,以期进一步推动落实再就业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广大职工的利益也在改革中不断得到实现。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在改革中部分职工的生产生活遇到了暂时的困难,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解决好这部分职工的困难,党和政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工会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代表和维护者,必须把促进再就业和帮扶困难职工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不久前,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了昆明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这是对广大工会干部的巨大鼓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工会组织要切实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各地工会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再就业的规划和目标,在积极推动国家再就业政策落实的同时,注意发挥工会组织自身的优势,努力帮助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更多的职工实现就业和再就业。要努力争取党委的领导、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方的支持,进一步加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逐步增强帮扶实力,充实帮扶内容,不断提高帮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发挥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窗口”作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困难职工的心坎上,使帮扶中心真正成为党政所望、职工所需、社会支持、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的“职工之家”。
(作者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
来源:《人民日报》 2006-08-04
3年来,全国各级工会以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推动落实再就业政策、发挥优势实施再就业援助行动为主题,以工会就业服务机构、帮扶中心和再就业基地为平台,以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参与政策制订与实施、开展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服务、创办再就业基地、实施创业开发和小额信贷项目、强化对口帮扶等为基本手段,努力帮助和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天本版刊登王兆国同志的文章和各地工会在促进再就业工作中的经验、做法,以期进一步推动落实再就业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广大职工的利益也在改革中不断得到实现。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在改革中部分职工的生产生活遇到了暂时的困难,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解决好这部分职工的困难,党和政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工会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代表和维护者,必须把促进再就业和帮扶困难职工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不久前,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了昆明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这是对广大工会干部的巨大鼓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工会组织要切实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各地工会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再就业的规划和目标,在积极推动国家再就业政策落实的同时,注意发挥工会组织自身的优势,努力帮助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更多的职工实现就业和再就业。要努力争取党委的领导、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方的支持,进一步加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逐步增强帮扶实力,充实帮扶内容,不断提高帮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发挥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窗口”作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困难职工的心坎上,使帮扶中心真正成为党政所望、职工所需、社会支持、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的“职工之家”。
(作者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
来源:《人民日报》 2006-08-04
责任编辑: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