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委会专题讲座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讲座第二十讲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 路甬祥

浏览字号: : 来源: 《人民日报》 ( 2007-12-06

        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是未来15年我国科技界的首要任务,也是全党、全国必须共同努力的国家发展目标。创新是指创造、传播和应用知识并获取新的经济和社会收益的过程。创新型国家通常是指其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靠创新驱动的国家,具有丰富的内涵。今天,我试从人类发展历史的启迪、当今时代的特征、我国的国情与挑战、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等方面,谈一些学习体会和认识,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批评。
        
        一、历史的启迪
        (一)科学技术的革命性作用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特别是近代科学和工业革命发生以来,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创新活动将社会生产力和人类文明不断推进到新的阶段,推动着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变革。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科技创新推动人类进入工业社会。由于文艺复兴、近代科学革命的影响和生产力发展需求的推动,18世纪以来,英国肇始了以蒸气机、纺织机的发明和工厂大生产方式为特征的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
        18世纪末,尚处于欧洲落后地位的德国,以创新现代教育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突破口,在19世纪中叶拉开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序幕,在化工、电力和汽车等产业逐步占据了优势地位,并在19世纪后半叶和20世纪初成为世界科学技术的中心,伴随着国家的统一,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之一。
        19世纪末,美国通过鼓励创造发明、支持大学研究、扶持企业技术研发,逐渐成为电力、汽车、航空、石油开采、冶金、通讯、制造业和近代农业大国。两次大战后,美国取代英国和德国成为世界工业化水平最高、综合国力最强的工业化国家。
        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的历史可见,依靠科学技术创新,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是工业化国家的普遍规律。
        科技创新引领人类走向知识经济。二战以后,发达国家深切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巨大作用,进一步加强对科技的支持,引领了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率先进入知识经济。
        从工业化国家进入知识经济的历程可见,科技创新在当代社会和未来发展中已占据主导地位。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知识经济和创新意识对我们至关重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科技创新是后发国家跨越发展的重要动力。韩国集中力量在电子、制造业等领域加强技术创新,经过40多年的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与我国人均GDP大致相当的国家,到2004年人均GDP已达14,000美元,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芬兰在上世纪80年代及时把握无线通讯技术发展的机遇,大力促进通讯产业的发展,成为当前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新加坡着力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发展现代服务业,从一个以渔业、海运和简单加工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成为综合竞争力名列世界前茅的国家。但是也有一些国家,由于单纯依靠本国资源优势或过度依赖外国资本和技术,忽视自主创新,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停滞甚至倒退。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不同路径表明,走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的发展模式或依赖外国资本和技术的发展模式,都无法实现追赶目标,只有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实现跨越发展、持续发展。
        (二)科学技术的本质与动力
        科学是有关自然、社会和意识的系统、理性的知识体系。科学创新体现在发现新现象,提出新问题,创造新知识,建立新理论。技术本质上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式。技术创新体现在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升华和对科学原理的创造性运用,体现为工具、装备和方法的创新。到了近现代,科学和技术联系日益密切,共同构成了当代人类创造和运用知识的创新过程,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性力量。”高度概括了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是人类不断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和追求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近现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科学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和速度促进了技术的创新和突破,进而引发了社会生产力的变革。科学技术也从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发展成为第一生产力。核科学和核能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发展开拓了新的能源,也使核安全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量子理论深化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相互作用规律的认识,推动了激光技术、微电子、光电子技术的发展。在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和半导体物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信息科技,引发了新的生产力革命,信息化、网络化已成为当代最重要的时代特征。航天技术及其应用,不但拓展了人类的视野和活动空间,而且为人类提供了全新的天基信息平台,形成了宏大产业。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将生命科学推向分子层面,基因工程等在农业、医疗、工业、生态等方面的应用,引发了“绿色革命”,改善了健康和生活质量,催生了现代生物产业,但也带来了新的生物伦理挑战。
        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性力量。科学技术在创造人类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对人类精神文明产生了革命性影响。近代科学的追求客观真理和理性质疑精神,推动了欧洲的启蒙运动,成为欧洲社会变革和政治革命的思想基础,成为人类思想解放、求真唯实的哲学基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出了新的时空观,丰富了人类的宇宙观和世界观。对于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系统的科学认识,成为20世纪形成可持续发展观的科学基础。在科学技术创新过程中形成并不断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已成为国家立法、社会治理、生产管理、科学决策等诸多方面的重要基础,并深刻影响着人类的共同理念与发展观。
        科学技术已成为引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主导力量。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并永不枯竭的资源和推动力,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石,也是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创造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发展观念,引领人类走向更美好的未来。谁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谁就掌握了优势、掌握了未来。
        科学发展的动力既来自人类对客观真理的不懈追求,表现为人们对已有科学体系内在矛盾及与新发现现象之间冲突的认知欲,对未知现象和规律的好奇心,量子论和相对论的创立就是最好的例证。科学发展的动力也来自社会需求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例如巴斯德因为解决葡萄酒变酸的问题而创立了微生物学,科赫因为治疗白喉等传染病而创立了免疫学。技术创新的动力主要来自于社会需求的拉动、科学新知识的推动和人的创造欲。爱迪生的一些发明,赖特兄弟发明飞机等,更多的是创造欲的驱动。激光技术和半导体技术的发明与发展则更多来自新科学知识的启示。而当代计算机技术、应用卫星技术、通讯技术等进步则主要来自社会需求的拉动。当今时代,推动技术创新的动力更多源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拉动,源于人们对宇宙、生命和社会进化的认知获得的启示、学习、模仿和创造。
        当代科学与技术的联系日趋紧密,社会需求与市场竞争对科技创新的推动力越来越大,产学研结合、全球竞争与合作已成为当代科技创新的潮流。加强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各环节间的有机衔接,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得到高效、充分实现。
        (三)创新概念的拓展
        1929年,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创新(Innovation)概念,指的是企业通过引进新的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料供给,实行新的组织管理和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获取新利润的过程,其内涵包括了技术和经营管理创新两个方面。1996年,OECD(经合组织)报告又将创新的内涵扩大到知识的应用。最近,周光召同志在《中国科学院科学发展报告2006》上发表署名文章,提出了一个更完整的定义。他将创新表述为“探究事物运动客观规律以获取知识,传播和运用知识以提取新的经济、社会收益和提高人类认识世界水平的过程。”引言中对于创新的表述正是上述创新概念的简约概括,即创新应是指创造、传播和应用知识并获取新的经济和社会收益的过程,其核心是知识创新,包括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及其创造性的应用,同时也涉及制度、管理和文化创新等诸多要素。因此,创新已成为需要社会广泛关注和参与的事业。
        科技创新需要制度的保障。1474年,威尼斯颁布了第一部《专利法》。1624年,英国颁布了《垄断法规》,其主要内容也是保护专利持有者的利益。到了18世纪,欧洲主要国家普遍建立了专利制度。传统专利制度通过保障专利持有者权益促进技术创新。由于在多数情况下,专利持有者与发明者往往是分离的,为了更有效的鼓励创新,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国会通过了一系列保障发明者权益的法案,如《贝伊-多尔法案》和《斯蒂文森-魏德勒法案》允许使用政府资金的大学及非盈利机构的研究者对其成果申请私有专利,《联邦技术转让法案》甚至允许政府研究机构的科学家对所发现的基因申请私有专利。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建设与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如何保持投资者、发明者、竞争者和广大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协调与平衡,有利于进一步激励和促进技术创新和应用,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的重要手段。发达国家利用其维护既得利益和技术领先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则需要立足自主创新取得更多的知识产权,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创新,争取更加公平合理的制度环境。当前,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快科技立法进程,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保证和鼓励政府及全社会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同时在其他相关法律的制定和修改中,都应充分考虑激励和保护创新。
        科技创新需要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在近代科学发展的早期,科学创新基本上是科学家的个体行为,创新管理主要是鼓励和保护科学家的兴趣和自由、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和知识传播渠道。随着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扩大,科技创新活动已发展成为社会化行为,需要与时俱进地引入先进管理理念与方法,如构建竞争、合作、共赢的创新机制,根据不同性质的创新活动特点建立符合各自规律的管理和评价机制,努力构建知识创新、传播、应用和技术创新、高效转移转化的机制,实现社会创新价值链的完善和高效增值循环。
        科技创新也促进管理创新。传统的工业管理把人视为简单的生产要素,而创新管理更需要尊重人的创造,以人为本已成为现代管理的核心理念。近代科学形成的“尊重优先权”等原则,已成为知识管理的基础之一。科技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开启了学习型组织的先河。现代科学技术创造的计算机和网络系统、定量分析和虚拟现实等方法,为管理创新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近代科学源于文化创新。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打破了神权对人的思想的禁锢,理性、平等和尊重人的尊严与价值等文化环境,成为鼓励认知真理、孕育近代科学的土壤。罗吉尔·培根提出的实验是验证真理的最终手段,突破了先验论和经验论的影响,促进了实验科学的发展。科技创新不迷信权威,鼓励理性质疑和创造,倡导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科技创新不信奉论资排辈,科学技术史上许多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多出自青年之手。科技创新宽容失败,认为失败乃成功之母,创新需要百折不挠的求索精神。马克思曾经指出,“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科技创新需要创新文化氛围。
        
        二、时代的特点
        我们正处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时代。跨国公司的发展、世界贸易自由化趋势、便捷的国际航运和以信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突出表现为:生产的全球分工和产业结构的世界性重组,资源的全球配置和资本的全球快速流动,区域共同市场和市场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人才、知识等创新要素的全球竞争与流动,竞争更加激烈,合作也更加广泛。
        我们正处在社会知识化、信息化与网格化的时代。新知识呈爆炸式增长,知识传播与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加快。掌握最新的知识和知识生产能力,越来越成为国家、地区、企业和个人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知识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和动力。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创造了更加高效的知识生产、存储、处理、传播和应用手段,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治理方式。信息基础设施成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全球信息网络的建立与广泛应用,以及即将到来的以高性能计算、海量数据存储和智能软件系统为基础的智能化网格体系,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学习、研究和知识生产过程,并对现代社会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我们正处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继续保持着迅猛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相信,在今后二三十年,可能会发生与上世纪初物理学革命相当的新科学革命。那场以量子论和相对论为基础的科学革命所催生的核能、半导体、激光、新材料、超导、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深刻改变了世界,引领人类走向知识经济时代。
        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是:
        ──信息科技发展最为迅速。下一代通信网络、信息安全、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软件、中间件与重要应用软件、智能多核芯片、先进人机接口和智能处理技术,是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焦点。高速海量、安全可靠、普适智能的系统,低成本的处理能力,高效的开发工具是信息技术不断追求的目标。认知与智能科学、复杂系统科学的进展,将为信息技术应用开辟新的方向。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正酝酿一系列重大突破。基因组科学、蛋白质科学、脑与神经生物学等已成为生命科学的热点与前沿。生命科学与物质科学、信息科技、认知科学、复杂性科学的交叉融合,孕育着重大科学突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在解决人类食物、保健及生态安全等方面将发挥重大作用。工业生物技术异军突起,有可能形成新兴的生物产业,并将引领循环经济发展。
        ──物质科学焕发新的生机。物质科学仍是现代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基础。对相互作用统一理论、宇宙起源和演化、物质基本结构的探索等,有可能引发对物质世界认识的本质性突破。纳米科技快速发展,纳米制造、分子设计及生物纳米技术等将成为值得特别关注的领域。
        ──资源环境科技更关注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在继续关注地球系统整体行为及各圈层间相互作用的同时,更关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更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系统持续科学管理及环境健康。环境技术与地表、深层、海洋等资源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技术,正成为优先发展的领域。
        ──能源科技在社会需求强烈拉动下快速发展。节能技术、绿色能源技术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显著改变未来能源结构。煤的清洁高效利用将提供替代油气燃料和替代合成化工资源。氢能源体系正向实用化发展。核裂变能技术向着高效、安全、洁净方向发展,可控核聚变是未来清洁能源的希望。人类将逐步完成向可持续能源系统过渡。
        ──空间和海洋科技为人类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天基信息系统将向天、空、地一体化网络方向发展,空间通信、遥感和全球导航定位正在形成新兴产业,深空探测及空间科学实验继续受到重视,重大综合海洋科学研究活跃,海洋资源、海洋生物技术竞争激烈,深海技术发展迅速,沿海带可持续发展倍受关注。
        ──数学在科学和技术发展中仍发挥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数学在不断探索数与形内在逻辑和简洁优美表达的同时,成为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语言和分析工具。数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为经济社会发展管理提供更丰富的定量统计、分析、预测等方法与手段,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手段。
        当代科技创新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科学发现、技术突破及重大集成创新不断涌现,呈现出群体突破态势。二是在学科纵向深入的同时,领域前沿不断拓展,学科间交叉、融合、会聚,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呈现协同发展态势。三是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到商业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愈加显著。四是科技与教育、文化的关系日益密切,科技教育相互促进趋势明显。五是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呈现出各国科学家之间竞争合作与相互依存的新局面。
        
        三、国情与挑战
        (一)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建设创新型国家
        只有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才能继续保持经济的稳定高速增长。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78年到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过了9%,这样长时段的高增长在人类发展史上也是不多见的。2005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进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三。
        然而,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再也不能单纯通过扩大投资、增加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来保持经济的粗放快速增长。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至1/3。据专家分析,要实现中央提出的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单位GDP能耗需降低50%至60%,单位GDP水资源消耗需减少80%,其中农业用水量需年均下降一个百分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要超过85%,废物循环利用率需大幅提高,其中废钢利用率需超过50%,常用有色金属再生利用率需达到50%。
        要使经济增长方式从投资拉动型向知识驱动型转变,必须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发展先进制造产业,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强国的转变;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取得新的跨越发展;必须加快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为社会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创业和就业机会。
        只有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众所周知,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生态脆弱,对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我国人口压力巨大。国民文化素质较低,平均受教育年限约为7年。建国以来,国民健康水平虽有显著提高,但人口老龄化、重大疾病威胁形势严峻,城乡社区医疗保健体系薄弱。如何真正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和人才资源,是我们亟待解决的战略问题。
        我国各类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下降,生态环境恶化范围扩大,危害程度加剧。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提出了重大挑战。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系统深化对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规律的认识,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只有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才能从容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一个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决定其在国际竞争合作中的地位。科技竞争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持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竭力保持和扩大与发展中国家的知识鸿沟,已成为发达国家在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中保持优势地位的战略之一。
        当前我国的国际竞争比较优势多源于劳动力成本低和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协同效应,科技创新对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贡献有待大幅提高。我国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占新增固定资产投资40%的设备投资中,有60%以上依靠进口。我国发明专利总量虽已排名世界第8位,但只占世界发明专利总量的1.8%,我国在美国获得的发明专利授权仅占非美国人授权发明专利的0.2%。我国科学论文产出总量虽有大幅提升,但科学水平仍有较大差距,1995年至2004年间,我国科学论文被引频次排在世界第14位,篇均被引频次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作为经济高速增长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必须立足自主创新,才能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在国际竞争和合作中逐步占据主动地位。要加强原始科学创新能力,为抓住新一轮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免在世界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中被再次拉开差距。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原创能力,引领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技术是买不来的。要加强系统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着力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中汲取全球创新资源为我所用,决不能再走自我封闭、自我完善的老路。
        (二)我国已基本具备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条件和基础
        我国已基本具备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综合国力。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大为提高。GDP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具有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和一定竞争力的制造能力,外汇储备雄厚,国民储蓄率高,政府财税稳定快速增长,投资环境明显改善。我国发达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较强,高技术产业发展迅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较高的信息化水平和频繁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使得这些地区几乎可以与发达国家同步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发展理念和管理模式,可以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起到先行带动作用。
        我国已基本具备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技基础。近代科学引入我国已经100多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和工业技术体系。改革开放以来,科技与教育又取得了巨大进步。我国科技发展已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科技创新综合指标已相当于国际人均GDP5000到6000美元国家的水平,科技创新产出增长率位居世界前位,一些研究机构已接近世界发达国家同类机构的水平。2004年我国科技活动人员达348万人,研发人员总量已经达到115万人年,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并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在校大专以上学生超过2300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所增强,并且涌现出像华为、奇瑞、宝钢、中兴等主要依靠自主创新赢得竞争优势的企业。民营中小企业对科技的需求和投入明显增加。
        我国已基本具备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文化氛围。我国具有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治优势。在全国科技大会上,中央明确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在中央倡导下,近年来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大幅度提升,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蔚然成风,科技工作得到全党和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在科技界内部,创新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科教兴国为己任、以创新为民为宗旨的科技价值观深入人心,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自信心、竞争合作发展意识明显增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追求科学真理、尊重学术自由的氛围正在逐步形成,对符合科技创新活动规律的管理机制的改革探索也取得了有益的经验。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我国目前还存在着一些制约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妨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问题,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并认真分析根源,找出解决的办法。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亟需大幅提升。企业作为技术创新投入和行为主体的地位虽已确定,但我国的多数企业还难以担当技术创新主体的重任,突出表现在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关键技术自给率低,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还比较少。其原因主要是,市场分割和行业垄断使市场公平竞争激发创新的作用未得到充分的发挥;产权不明晰使企业内在的创新动力不能充分调动;税赋不公平和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政策不完善和执法不力,增加了企业创新的风险和回报的不确定性;支持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技术进口管理、金融服务等有待加强;企业制度与管理创新依然滞后,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如Dell的直销式模式,微软的集成开发,Google的网络经营管理模式等,多属国外企业原创。
        激励创新的体制环境不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计划经济形成的体制弊端尚未得到完全克服,突出表现在:政府职能转变相对滞后,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足,资源配置条块分割、分散重复,科技主管部门尚未从大量的具体项目和事务管理中解放出来,宏观协调、政策管理和服务有待加强;依托大学及科研院所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亟待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走产权社会化之路,赢得规模化发展;在局部和眼前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地区和单位过度干预市场的现象依然严重,保护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利益,或者盲目、重复建设高新技术区、科技园、大学园,不利于建立鼓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也不利于高技术产业的有效集聚。
        科技创新能力尚不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求。我国科学技术虽有长足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不够大。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战略科技专家和科技创新尖子人才缺乏,人才流动尚存在体制性的壁障,高水平科技创新团体和科技专家的创新自主权、自由探索权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科技投入长期不足,科技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尚需进一步改善。
        教育体制与机制还不能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成绩巨大,但教育投入依然不足,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教育结构与社会需求不对称。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现象尚未根本改变,素质教育任重道远。创新教育和能力培养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由于历史和社会原因,从幼儿园到大学仍然偏重知识灌输,而不是注重启发求知、养成能力、塑造人格和培育理念,不是造就追求真理、敢于善于创新、创业的人才。教育思想、学科布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管理等方面,亟待改革与创新,以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的需要。
        
        四、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
        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机遇期,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需求出发,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增加科技投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造就创新人才、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创新文化,实现创新能力的跨越发展。
        (一)明确建设中国特色创新型国家的发展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就是要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的原始科学创新能力,能够在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科技革命中把握先机、从容应对并把握机遇的国家。
        ──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就是要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关键技术创新能力,能够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科技竞争和新军事变革中逐步占据主动地位的国家。
        ──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就是要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的系统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能够在开放的环境中充分吸纳国际创新资源为我所用的国家。
        ──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就是要使我国成为科学系统认识我国自然环境和基本国情,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国家。
        ──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就是要使我国成为具有高效通畅的技术转移机制,能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使科技创新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国家。
        ──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就是要使我国成为具有先进、健全的法律、政策和制度,具有先进创新文化、良好创新创业社会氛围,激励和保障创新人才辈出、创新成果不断涌流的国家。
        ──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就是要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特点、充满生机活力的创新体系,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创新制度保证的国家。
        ──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就是要使我国成为具有高效广泛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传播机制,能够充分发挥科学人文效益并为我国和世界先进文化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国家。
        我们要力争到2020年科技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我国自主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和国际综合创新竞争力均进入世界前5位。
        (二)努力实现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跨越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创新型国家,关键是要使科学技术真正走在前面,抓住机遇早日实现科技创新能力的跨越发展,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作用。
        选择有限领域重点突破。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以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亟待发展和急需科技支撑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重点加强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研究,缓解我国能源资源压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推进循环经济提供科技支撑。重点加强农业科技,推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重点加强先进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推进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重点加强信息科技,推进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重点加强生命科技和医药卫生技术,增进人民健康,攻克若干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集中力量解决事关我国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
        加强科技前瞻布局。要加强科学展望和技术预见的能力,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整体态势,在事关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和未来发展的重要科学技术领域加强前瞻部署。要切实加强基础研究,协调发展数理化天地生等重要基础学科。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推进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交叉。要加强有关学科领域前沿部署,鼓励科学家攀登世界科学高峰。要超前部署一批前沿技术,加强我国高技术领域的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研究。
        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必须加快建设开放共享、服务全社会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要加强国家研究试验基地建设,构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网络体系,有选择的建设大型科学工程和设施,建立完善科学数据与信息平台和实验材料服务平台,建立完善国家标准、计量和检测技术体系,建立科技基础设施的开放共享机制。
        积极推进科技管理创新。科技管理必须符合科技创新的规律。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整体上服从竞争发展这一被人类生产力发展历史和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充分证明的一般规律,不同性质的科技创新活动又有其特有的规律,必须分类管理。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决策机制,充分尊重高水平科学家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自主权,完善专家咨询机制,形成规范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要建立体现竞争、合作、开放、共享的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机制。要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改革科技评估和奖励制度,完善公正、公平、公开的创新管理机制。加快建设“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三)积极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加快建设符合中国国情又具有时代特征的国家创新体系,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体制保障。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要下决心改革计划经济遗留的体制弊端,推进宏观体制改革,使政府更好地发挥宏观协调、政策引导、制度规范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密切各创新单元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高创新的效率与效益。
        加快建设以企业为投入和行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企业的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市场、制度、法律和政策环境,鼓励企业着力从事市场导向、面向未来的自主技术创新,并得到应有的创新回报,实现风险与效益的对称。加快在大中型国有企业中建立符合现代产权规律的企业制度,充分发挥产权作为创新内在动力的作用。在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的现实情况下,要通过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为企业提供充分的创新源头和人才供给,促进企业快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技术创新资源配置和激励创新中的基础和导向作用,完善市场的有序性、公平性、公正性和透明度,减少行政部门对市场的过度干预,消除市场分割和垄断。
        加快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从国家高度看,国家科研机构与大学应建立功能互补、竞争合作、联合互动的关系,共同构建知识创新体系,共同成为面向企业和全社会的知识和人才源头,共同促进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国家科研机构与大学具有不同的职能定位与分工。国家科研机构必须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着重开展定向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以及事关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公益性研究。大学适宜于从事自由的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探索与应用研究,促进学科发展。两者都具有科技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双重功能,但国家科研机构的首要任务是科技创新,而大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
        加快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在国家科技规划制定中,应充分考虑国防建设的战略需求,优先发展对国家安全具有战略意义、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战略高技术,积极部署军民两用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在新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按照寓军于民、军民结合的方针,加快建设适应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应对新军事变革和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新型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在组织体制方面,为适应安全保密要求,继续保持和加强相对独立、结构合理、规模适度、安全高效的专门化国防科技系统,同时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战略方面军作用,扩大国防科技创新的基础。采取委托研制、合同订货等方式,广泛吸纳企业、研究型大学等创新力量的参与。加快国防工业体系改革和市场化进程,实现与民用工业体系的融合,推进国防科技创新成果向民用市场扩散与转移,加速实现规模产业化。
        加快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从我国区域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战略出发,充分结合各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鼓励所在地区的国家科研机构和大学积极参加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探索联合共建、互利双赢的合作机制。
        (四)建设适应创新型国家需求的创新人才队伍
        加强科技创新队伍建设。要立足科技创新实践,造就一批德才兼备、具有战略眼光和卓越组织才能的战略科技专家;立足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以培养为主,造就一批领衔科学家和科技创新创业尖子人才;建设一批善于攻坚、能够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问题的创新团队。鼓励人才有序流动,为各类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更多的机会,为产学研之间、区域间人才交流创造良好机制。
        推进教育创新。加强对教育的投入,大力普及和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加强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优化结构,适应需求,逐渐缩小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推进教育改革,实现素质教育,注重能力和创造力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断进取的创新创业人才。倡导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
        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和发挥才能的文化环境。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努力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竞争择优、和谐共进的创新氛围。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引导广大科技人员牢固树立“以科技兴国为己任,以创新为民为宗旨”的科技价值观,在为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做出创新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与理想。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形成宽松和谐、鼓励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科研环境。纠正浮躁学风和学术不端行为,依法惩治学术腐败,弘扬科学伦理道德,建设求真唯实、严谨踏实的学风。
        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加强科学传播,推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氛围和良好风尚,提高公众的科技素养。建立新型的科学与公众的关系,从公众被动接受科学知识,转变为科学与社会公众的交流和互动,使社会与公众对科技发展享有更多的知情权,从而进一步理解科技、支持科技、参与科技、监督科技,使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成为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事业。
        (五)保障科技投入的稳定持续增长
        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科技投入持续增长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保障。要加快建设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使科技投入水平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求相适应。逐年提高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到2010年达到GDP的2%,2020年力争达到GDP的2.5%以上,确保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并促进企业与社会增加对科技创新的投入。
        优化公共财政投入结构。政府重点支持基础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统筹协调和合理安排政府科技计划和科研条件建设的支持结构。建立对科研机构和大学研究规范的支持机制。健全科技计划资金管理和监督评价。
        加强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支持。制定有利于企业加强研发投入的税收激励政策。加强金融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和支持,改善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和中介服务,建设支持自主创新创业的资本市场。建立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和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出口政策。促使企业自觉成为技术创新投入和行为的主体。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建国以来,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不懈努力,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要全党、全国人民、全体科技工作者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坚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开拓创新,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发愤图强、求真务实,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实现。    
责任编辑: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