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政要
【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 (Dmitri Medvedev) ,2008年3月当选;
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 (Dmitri Medvedev) 1965年9月14日出生于俄罗斯列宁格勒(现称圣彼得堡),1990年毕业于国立列宁格勒大学法律专业,获法学副博士学位,同时以优异成绩留校任教。
1991年,梅德韦杰夫到圣彼得堡对外联络委员会工作,任法律顾问。当时,普京任该委员会主任。1994年,梅德韦杰夫成为时任圣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长普京的顾问。
1999年8月,普京出任俄罗斯政府领导人之后,梅德韦杰夫来到莫斯科,担任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普京入主克里姆林宫之后,梅德韦杰夫先后担任总统办公厅副主任、第一副主任和主任。
2005年11月,普京任命梅德韦杰夫为政府第一副总理,负责国家发展规划、住房、资源、教育和卫生等领域的工作。
2007年12月,统一俄罗斯党、公正俄罗斯党、俄罗斯农业党和公民力量党联合推举梅德韦杰夫为总统候选人,这一提议得到普京的完全支持。普京表示,梅德韦杰夫是一个正派、务实、具有现代思维、成熟和有独立见解的政治家,他将是“一个好总统”。2008年3月2日,俄罗斯举行总统选举,梅德韦杰夫以70.28%的得票率高票当选。同年5月宣誓就职。
梅德韦杰夫在竞选中多次表示,他将继续奉行普京的路线方针,实现普京制定的发展战略,即带领俄罗斯走上“创新国家”的发展道路,若干年后跻身世界经济前五强国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捍卫国家主权与安全。
梅德韦杰夫曾于2005年和2006年访问中国。2008年5月23日至24日,梅德韦杰夫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梅德韦杰夫已婚,有一子。
【总理】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 ,1999年12月31日任俄罗斯代总统,2000年3月和2004年3月任总统,2008年5月出任总理。
弗拉基米尔·普京 (Vladimir Putin) 1952年10月7日生于列宁格勒市(今圣彼得堡市),1975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此后,他在苏联克格勃系统工作15年,其中1985年至1990年在民主德国工作。
1990年回国后,普京先后担任列宁格勒大学校长外事助理、圣彼得堡市市长顾问、市政府对外联络委员会主席和圣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长。普京1996年8月出任俄总统事务管理局副局长,1997年3月出任俄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兼监察局局长,1998年5月任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他1999年3月任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8月9日被任命为第一副总理兼代总理,8月16日就任总理。
1999年12月31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宣布辞去总统职务,并宣布由普京代行总统职务。2000年3月和2004年3月,普京两次赢得总统选举。
执政八年来,普京遵循恢复俄罗斯大国形象的初衷,对内采取相应举措,加强联邦政权的权力,整顿经济秩序、打击金融寡头,加强军队建设;对外努力改善国际环境、拓展空间、维护本国利益,在国际舞台上逐步恢复强国地位。通过不懈的努力,普京使一个人心涣散、经济衰弱、民生困顿的俄罗斯重新振作起来,成为一个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国际地位显著提升的国家。目前俄罗斯已成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俄罗斯黄金外汇储备从普京执政之初的150亿美元增加到如今的5000多亿美元。由于政绩卓著,普京多年来深受民众拥戴,支持率一直在70%以上。
2008年5月,普京卸任总统后正式成为统一俄罗斯党主席。5月7日,俄罗斯新总统梅德韦杰夫宣誓就职后提名普京为新一届政府总理。普京此前已表示同意出任总理一职。8日,普京就任总理 。 普京放弃国家杜马议员资格 普京同意“入党”的深谋远虑
普京夫妇登临中国长城
普京性格坚韧,很少表露感情,工作作风果断干练而谨慎。他还酷爱运动,特别爱好桑勃式摔跤、柔道和山地滑雪,大学时代荣获过桑勃式摔跤冠军,是1974年列宁格勒的柔道冠军,并入选运动健将候选人之列。
妻子柳德米拉1957年出生于波罗的海南岸的加里宁格勒,毕业于加里宁格勒第八中学,酷爱戏剧,喜欢文体活动。柳德米拉中学毕业后考入加里宁格勒工学院,因不喜欢工科而在两年后主动辍学,20世纪80年代初在加里宁格勒航空队当空姐。后进入列宁格勒国立大学语言系学习西班牙语。曾在俄罗斯的布良斯克市任大学教师。24岁时到列宁格勒度短假,在那里举行的音乐会上与普京相识。1983年7月28日与普京在涅瓦河的小轮船上举行婚礼。他们有两个女儿:卡佳和玛莎。
普京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关系。他曾于2000年7月、2002年12月、2004年10月和2006年3月以总统身份访华。2008年8月来北京参加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及相关活动。
【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主席】谢尔盖·米罗诺夫 (Sergei Mironov),2001年12月任职,2003年1月蝉联。
谢尔盖·米罗诺夫 (Sergei Mironov) 1953年2月14日出生于列宁格勒州的普希金市。中学毕业后考入地质物理技校,毕业后服役空降兵。1976年考入列宁格勒矿业学院,1979年毕业,1986年到蒙古从事勘察工作,1991年回国。1992年毕业于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学院,1997年进入联邦总统直属的国务学院主修经济管理,1998年获圣彼得堡大学法律系法律专家毕业证书。拥有矿业工程、地球物理、经济和法律四个学位。
1994年当选为圣彼得堡市立法会议议员,1995年升任第一副议长,2001年任“对彼得堡意志”社会政治运动的政治委员会主席,2001年6月被选为圣彼得堡在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中的立法会议代表。2001年12月任俄联邦委员会主席,2003年1月蝉联。2004年作为俄生活党推举的候选人参加总统选举,但竞选失败。2008年4月第二次当选公正俄罗斯党主席。
已婚,有一儿一女。
2005年9月,以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身份访华,与吴邦国委员长举行会谈,标志着中国全国人大与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定期交流机制全面启动。2006年9月来华出席中俄立法机构圆桌会议。
【国家杜马(议会下院)主席】鲍里斯·格雷兹洛夫(Boris Gryzlov),2003年12月和2007年12月当选。
鲍里斯·格雷兹洛夫 (Boris Gryzlov) 于1950年12月15日生于俄罗斯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其父是空军飞行员,母亲是中学教师。1954年,格雷兹洛夫一家迁到俄历史名城圣彼得堡。毕业于列宁格勒的物理-数学中学,荣获金质奖章。1973年毕业于(圣彼得堡)列宁格勒邦奇-布鲁耶维奇电子技术通讯学院,通过副博士论文答辩,成为无线电工程师。大学毕业后,格雷兹洛夫进入圣彼得堡一家电子仪器厂工作,从事宇航通讯系统的研究工作。1977年至1996年他在列宁格勒(圣彼得堡)电子设备生产联合体工作,曾任总设计师和主要部门负责人,并积极参加工会工作。1996年至1999年他在高等教育领域工作。
格雷兹洛夫1998年开始步入政坛。当年,他参加了圣彼得堡某地区的地方选举,但以失败告终。在1999年12月当选为国家杜马议员,2000年1月又被推选为“团结运动”在杜马的议员团领袖。2001年3月,普京总统任命格雷兹洛夫为俄历史上第一位文职内务部长。“团结运动”后与议会其他党团合并成现在的“统一俄罗斯”党,格雷兹洛夫被推举为该党最高委员会主席。2003年12月当选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2004年11月当选“统一俄罗斯”党主席。2007年12月,格雷兹洛夫再次当选俄国家杜马主席。
格雷兹洛夫曾于2002年6月、2007年5月访华。
格雷兹洛夫已婚,有一子一女。
【俄罗斯已故前总统——叶利钦】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 (Boris Nikolayevich Yeltsin) 1931年2月1日出生于俄罗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达里茨基区布特卡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俄罗斯族。在家乡读完中学后,他于1951年考入乌拉尔工学院建筑系,1955年毕业。
大学毕业后,他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工作了30年,先后担任总工程师、建设局局长、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委第一书记等职。1984年,他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
1985年,叶利钦被调往莫斯科出任苏共中央书记兼苏共中央建筑部长、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等职。1986年,他当选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并再次当选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1987年,他被解除苏共莫斯科市市委第一书记职务。1987年至1989年,他任苏联国家建设委员会第一副主席。1988年2月和5月,他被解除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和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职务。1989年,他当选为苏联人民代表。在1990年7月举行的苏共28大上,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民主纲领派”提出的旨在改造当时苏联社会的一系列主张未被大会接受,他在大会结束时宣布退出苏联共产党。
1991年6月,叶利钦当选为俄罗斯联邦第一任总统。1991年12月,他同原苏联其他10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一起发表联合宣言,宣布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1996年,叶利钦再次当选为总统。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总统职务,并任命总理普京为代总统。
【俄罗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叶夫根尼·马克西莫维奇·普里马科夫(Yevgeny Maksimovich Primakov)1929年10月29日生于基辅,俄罗斯族人。他1953年毕业于莫斯科东方学院,1956年国立莫斯科大学研究生毕业,是经济学博士。
他于1953年至1962年在国家广播和电视委员会工作,1962年至1970年担任《真理报》评论员和副主编(负责亚非国家),1970年至1977年,任苏联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1974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后转为院士,1977年至1985年任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所长,1985年至1989年任苏联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
1988年11月被选为苏共中央国际政策委员会委员,1989年4月任中央委员,1989年6月至1990年4月被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联盟院主席,在1989年9月举行的苏共中央全会上,他当选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91年普里马科夫任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副主席,1991年10月国家安全委员会解散,同年11月他被任命为新成立的苏联中央情报局局长。
【苏联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Mikhail Sergeyevich Gorbachev) 1931年3月2日生于苏联南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普利里沃利诺耶村一个农民家庭,俄罗斯人。15岁起在农庄的拖拉机机械站任机械师。1950年进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学习,1952年加入苏联共产党。
195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先后任苏联共产主义青年团边疆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斯塔夫罗波尔团市委第一书记,边疆区团委第二、第一书记。1962年3月任苏共斯塔夫罗波尔区域农庄一农场生产管理局边疆区党的组织员,同年12月任苏共斯塔夫罗波尔农业边疆区党机关局局长。1962年9月至1967年完成斯塔夫罗波尔农业学院的函授学习,获农业经济学的毕业证书。1966年9月任苏共斯塔夫罗波尔市委第一书记,1968年8月任苏共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委第二书记,1970年4月任第一书记。1971年起任苏共中央委员,历任苏共第22、24、25、26和27次代表大会代表和苏共第19次全国代表会议代表。1978年11月任苏共中央书记,1979年11月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次年10月升为政治局委员。1985年3月11日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他是苏联第8-11届最高苏维埃代表,还曾任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代表,1985至1988年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1988年10月1日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89年5月25日,在首届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1990年3月14日,在第3次(非常)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苏联第一任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