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兴伟业 天山绘新图

——吴邦国在新疆调研纪实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11-06-20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新华网乌鲁木齐6月19日电 题:西部兴伟业 天山绘新图——吴邦国委员长在新疆调研纪实

  记者周婷玉、毛咏

6月16日至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就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调研。这是6月16日,在和田县巴格其镇“双语”幼儿园,吴邦国欣赏维吾尔族小朋友用“双语”表演的精彩节目。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6月16日至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就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调研。这是6月18日,在昌吉州呼图壁县大丰镇的现代农业示范园玉米地里,吴邦国详细了解滴灌技术应用等情况。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初夏时节,天山南北满目葱茏,全疆上下生机盎然。时刻牵挂着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近日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就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调研。

  6月16日至19日,吴邦国先后来到和田、喀什、昌吉、石河子、乌鲁木齐等地,行程3000多公里,深入工厂企业、田间地头、兵团农场、街道社区、百姓家庭等20多个考察点,亲切看望各族干部群众,与大家聊家常、谈发展、话未来,气氛热烈,情真意切。

  吴邦国强调,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疆工作的重要意义,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支持和全国各地支援的大好机遇,着力增强自身发展能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造福全疆各族人民,扎扎实实地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是民生工作的首要任务

  吴邦国十分关心群众居住条件改善情况。在和田市的棚户区改造工地,在喀什市多来提巴格乡“安居富民”示范点和喀什老城区危旧房改造片区,在石河子兵团农八师保障性住房小区,他仔细查看群众住房格局和配套设施,详细询问扶持政策落实、建房资金筹集、住户个人负担等情况,并叮嘱有关方面负责同志,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暖人心的“德政”,要把国家和自治区的扶持政策、各地的对口支援和群众改善居住条件的迫切愿望有机结合起来,落实建设资金,把好事办好。

  在刚刚完成改造的喀什市托尔亚瓦格社区,吴邦国走进帕夏汗·塔塔尔老人家中,与全家人席地而坐,闲话家常。当得知一家人以前住的是土木结构的危旧老房,经过改造后,住进了三层砖混小楼,接通了天然气和地暖,用上了现代化的卫生间,房屋还保持了传统的维吾尔族民居风格,吴邦国十分高兴,祝愿他们生活越过越好。

  就业是民生之本。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不仅要有稳定的住房,还要有稳定的就业,吴邦国反复强调这一点。在喀什市夏马勒巴格镇城乡统筹改革试点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向委员长详细介绍了当地居民“农转非”的条件、流程以及转户后就业、养老、医疗等情况。在北京援建的和田市棚户区改造工地现场,建筑工人买买吐合提告诉委员长,我曾是下岗工人,下岗后每月打零工最多只能挣五六百元,现在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像我这种情况的本地工人在建筑队中还有30多个,我们在上岗前都接受了1到6个月的培训,不仅学了技术,还能说不少汉语。吴邦国对此高度赞许。他说,要十分重视南疆地区的就业,对少数民族同志要着力抓好职业技能和语言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持续稳定地增加群众收入。

  吴邦国还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和田县巴格其镇“双语”幼儿园,欣赏维族小朋友用“双语”表演的精彩节目。老师告诉委员长,小朋友们学汉语学得很快,一些学生在家里“小手拉大手”,已经成为父母的小翻译。吴邦国满意地说,“双语”教育很有意义,对密切各民族交流交往、今后就业至关重要。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 新华网 2011-06-20 责任编辑: 余晨
print  close  to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