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08北京奥运会专题>>奥运评论

新华时评:运动员感恩凸显奖牌的社会价值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08-09-12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9月10日,参加“牵手残疾人 走进残奥会——快乐残奥”活动的残疾人在故宫游览。 当日,北京市举办的“牵手残疾人 走进残奥会——快乐残奥”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这项活动通过组织残疾人参观游览、文艺演出等方式,充分展示广大残疾人热爱生活、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和我国残疾人事业取得的成就。 新华社记者公磊摄

  新华社记者朱治德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精彩不只出现在赛场上、比赛中,场外、赛后也有许多感人至深的场景。获奖运动员的感恩故事,给两个奥运增添了更加生动的一笔,凸显出比赛奖牌的社会价值。

  9月9日,青岛盲人姑娘吴春苗勇夺北京残奥会女子100米T11级金牌,并打破残奥会纪录。颁奖仪式上,她出人意料地将颁发给她的金牌挂到了领跑员李佳雨的脖子上。吴春苗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这并不是事先想好的,‘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他的一半。”苦难让这位盲人姑娘变得坚强,也让她更懂得感恩。

  同一天,赛场外,在北京市东城区教师表彰大会上,奥运会冠军何可欣表达了对母校启蒙老师何教练的感激之情:“今天,我最想说的是‘谢谢’。感谢我的老师和教练们,没有你们,美丽的金镶玉奖牌就不会属于我。”

  人们不会忘记:8月18日,中国乒乓球队夺得奥运会历史上首枚男团金牌。颁奖仪式结束后,队员们把教练刘国梁请上最高领奖台,又把各自颈上的金牌齐齐摘下,全部挂在了刘国梁的脖子上,感恩之情不言自明。而在奥运会比赛第一天,当陈燮霞为中国军团摘得首金时,这位25岁的姑娘竟“把自己当作金牌挂在教练脖子上”,以此表达自己的喜悦和感激……

  感恩的方式不一,感恩的场景却一样令人动容。

  感恩体现出一种心态。运动员的成功固然靠本人的努力,但从学校老师的启蒙到运动队教练的指导,从父母亲友的支持到同事战友的帮助,从政府提供训练服务设施到社会各界的关心鼓励,都是运动员成功的“原动力”。懂得感恩,说明运动员认识清醒、定位明确,有益于调动各方资源,挖掘更多潜力,创造更优异的运动成绩。

  感恩是一种“明星效应”。获奖运动员特别是冠军获得者的言行,对社会具有“明星效应”,他们的感恩举动必然产生一定的社会反响,引领社会风尚,带动更多的人用感恩的心生活,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代表运动员个人和国家荣誉的奖牌固然值得珍藏,运动员感恩举动凸显的奖牌社会价值更加值得珍视。

  来源: 新华网 2008-09-11
责任编辑: 王伟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7-2008 www.npc.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全国人大信息中心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投稿信箱  
京ICP备06005931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