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08北京奥运会专题>>奥运要闻

“是体育,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08-09-10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新华网北京9月9日奥运专电 “是体育,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是体育,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波黑坐式排球运动员优素福维奇被战争留下的地雷夺去了右小腿,当他觉得自己失去了一切的时候,有人招呼他一起打球,于是,他找到了另一个进入现实世界的方式,而且和队友们一起成为雅典残奥会冠军。

  “我原本期待更美好的结局,但是那样就像太像小说或电影了。这是自然选择,老家伙们注定要被年轻人打败。”

  ——47岁的澳大利亚盲人柔道传奇安东尼·克拉克本想以一枚奖牌结束自己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残奥之旅,但是在输给19岁的年轻小伙子之后,他还是爽朗地“服了老”。

  “我的成绩让我只想忘记今天的比赛。”

  ——60岁的波兰人理查德·奥莱尼克被排名第一的意大利选手超了81环,显得痛苦却又有些无可奈何。他说自己可能是老了成绩有些下滑,但“别看我这么大岁数,可是我仍对射箭很痴迷”。

  “他相当于我的弟弟!不,比我弟弟还亲!”

  ——中国盲人短跑运动员刘向坤在夺得一个男子百米第五名后拉着自己的领跑员陈亮激动地说。陈亮不仅是刘向坤比赛时的“眼睛”,而且训练时也经常在细节上对他进行指导,让28岁的刘向坤成绩一路提高。

  “我想摸一下你说的‘鸟巢’大钢条。”

  ——全盲人黄伟来到“鸟巢”除了听比赛,还想感受一下鸟巢究竟有多大。当他打开双臂去丈量钢条,仍没摸到边时,不解地笑着说:“这才是‘鸟巢’的一根筋呀!太大了!”

  “说实话,发现自己前半程程落后那么多,真的很崩溃。”

  ——南非的“刀锋战士”皮斯托瑞斯在百米决赛最后三、四十米才突然发力,后来居上迎来夺金时刻。不过他实在无法承认后半程发力是他的特点,而是表示这只能说明他前半程存在问题。

  来源: 新华网 2008-09-09
责任编辑: 王伟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7-2008 www.npc.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全国人大信息中心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投稿信箱  
京ICP备06005931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