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08北京奥运会专题>>赛事集锦

记残奥会项目盲人门球:快乐的“游戏”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08-09-08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新华网北京9月8日奥运专电(记者周慧敏)面对着一个皮球,他们双眼看不到,但听得到,能触摸到。就是这个小小的皮球带给他们无限的乐趣。在北京残奥会盲人门球赛场上,失明或视力严重受损的他们带着眼罩,在玩一个快乐的游戏。

  有人这样比喻,盲人门球运动是一项球似篮球,球门似足球,而掷球动作像保龄球的运动。

  “丁零零,丁零零!”随着一个篮球大小的皮球滚动发出清脆的响声,他们凭借敏锐的听觉,在黑暗中寻找声音的轨迹,然后迅速扑倒,用身体将皮球挡在球门之外。充当守门员的同时,他们自己也是攻击手,无论是掷一个直线球还是跳球,目标是让球滚入对方9米宽的球门。

  就在这一掷一挡中,就在这悦耳的铃声中,哪怕是在黑暗的世界里,他们也感到快乐。

  今年21岁的中国男队主力姚永全告诉记者,由于从小视力不好,他无法参加体育活动。“盲人门球的出现,正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也可以跟正常人一样去玩,至少可以参与,”他说,“对我们来说,门球不仅仅是一项比赛,而是爱好。”

  他说,三年多的门球训练让他有了更健康的体魄,而在各地的交流比赛中,他也收获了更开阔的视野,增长了见识。

  身为按摩师的中国女队队员许娟说:“我们训练很辛苦,但是我们苦中有乐,在训练中我们能体会到很多别人无法体会的乐趣。”

  盲人广播节目“1+1声音”主持人、中国首位残奥会盲人记者杨青风在中国队的一场比赛后,显得格外激动。他认为,其他观众看盲人门球可能是看新鲜,但自己则是跟看奥运会一样,“他们输球的时候,我会紧张,他们赢球的时候,我也和他们一起高兴”。

  杨青风曾经也玩过门球,而当时他的感受就是:“终于有一个自己可以玩的项目了,我终于也可以笑了!”他说,玩门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同时也训练了身体的协调性,而快乐是最重要的。

  场上的观众是“游戏”的最佳配合者。需要安静时,他们在比赛过程中保持足够的安静,整个场馆内只听得见皮球滚动时发出的铃声;需要欢呼时,他们在选手进球后或比赛暂停间隙热情呐喊,毫不吝啬他们的掌声和欢呼声。看着选手们做着快乐的游戏,他们也是快乐的。

  来源: 新华网 2008-09-08
责任编辑: 王伟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7-2008 www.npc.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全国人大信息中心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投稿信箱  
京ICP备06005931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