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9月7日电 (记者刘小明、陈晨曦)今天是北京2008年残奥会比赛全面展开的第一天,运动员在11个大项的比赛中频频上演拼搏、超越的动人瞬间,他们的表现更感动和震撼了无数观众。第一个比赛日,赛场上已经传递出这样的信息:残奥会的比赛不仅与奥运会同样精彩,更有别样的惊叹与感动。
中午12时30分左右,残奥会首枚金牌在西山脚下的北京射击馆诞生,斯洛伐克选手韦罗尼卡·瓦多维乔娃以494.8环的成绩获得女子10米气步枪立射SH1(下肢残疾)冠军。首金争夺战吸引了许多人,观众席几乎坐满,如同奥运会决赛一样,人们拿着望远镜,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我本来是想看看残疾人运动员,并不在意比赛,没想到比赛水平这么高,”观看比赛的退休干部王耀东说。北京职工拉拉队的孙方威说:“奥运会比赛的时候,我就是来看比赛。残奥会的比赛,我加入了拉拉队,不光用眼看,用嘴喊,还要用心去体会她们的坚强,对她们我既尊敬又欣赏。”
“水立方”是今天诞生金牌最多的地方,共产生16枚金牌,打破多项世界纪录。其中包括在雅典残奥会上获得三枚金牌的中国选手杜剑平,他在男子100米自由泳S3级比赛中刷新世界纪录,并夺得了中国代表团本届残奥会的第一枚金牌。
盲人柔道赛场上,郭华平和崔娜分获女子48公斤级和52公斤级冠军,使得中国盲人柔道队首日赛后便追平了雅典残奥会的金牌数。中国军团以3金4银6铜的成绩在奖牌榜位列同获4金的美国和英国代表团之后。
自行车赛场也掀起破纪录狂潮,在5个项目中,有6人次打破4项世界纪录。另外的两项新世界纪录来自射击赛场。
当天在游泳、自行车、柔道、射击4个大项上产生27枚金牌,被15个国家和地区分享,获得奖牌的则有27个。此外,马术、五人制足球、盲人门球、乒乓球、坐式排球、轮椅篮球、硬地滚球项目也全面开赛。
对于大部分中国观众来说,近距离现场观看残奥会比赛还是第一次,而今天凌晨开始的一场秋雨丝毫没有阻挡人们观看比赛的热情,许多家庭全家老少来到奥运场馆为体育健儿加油。在“水立方”进行的游泳比赛,在国家体育馆角逐的轮椅篮球赛,在工人体育馆上演的柔道大战,上座率都达到90%以上。瑞典轮椅篮球队中锋丹达恩·瓦林被赛场气氛深深震撼了:“我从来没有在这么多人面前打过比赛。这种气氛可以让你有完全不同的表现,这种感觉太奇妙了。”
很多观众感叹,看残奥会比赛“能让你感受到生命的尊严,有一种非比寻常的力量和震撼”,“这里所有的运动员都是明星,我们应该学会欣赏这种感动的美丽!”
今天,11个比赛场馆全部运行顺畅,对于场馆运行团队而言,北京奥运会积累下来的经验让他们受益匪浅。志愿者仍在用他们的微笑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世界排名第六的轮椅网球选手谢佛斯称赞志愿者们接受了良好的训练:“志愿者都非常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