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08北京奥运会专题>>奥运要闻

北京将善用奥运景观遗产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08-09-03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新华网北京9月2日电 奥运会结束之后,“Beijing2008”、“中国印”,首次出现在奥运会上的“炫彩色”和“祥云”,将从人们视线中消失。不过,此次奥运会已给北京留下了丰富的景观遗产。

  据《新京报》报道,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形象景观设计处处长千哲说,奥运会的形象景观知识产权属于国际奥委会。“奥运会结束后,所有与奥运有关的形象景观都被撤下,除了场馆,根本看不出这里曾办过奥运会。”

  据报道,今年年底,所有奥运会特许商品将停售。之前,包括挂旗、颁奖台、奥运海报等景观物资也要处理。

  “如何处理,我们将在近期研究。”奥组委文化活动部部长赵东鸣说:“国际奥委会无法运走的颁奖台、挂旗等大型物资,也许会留给场馆,只要把印有奥运标识的贴纸撕掉,还可再利用。”

  赵东鸣透露,将有少量的奥运“金镶玉”奖牌留在中国的博物馆里供人参观,成为一个独特的奥运景观。

  同时,“奥运会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形象景观人才”。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副部长赵艳霞说,一批专业的设计师被吸收到了奥运会的筹备中,这使他们拥有了宝贵和难得的奥运景观工作经验。

  报道说,奥组委形象景观设计处的工作人员很多是来自中央美院和清华美院等大学和设计室的专业人员,他们承担了“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的形象景观设计工作。

  据介绍,2010年亚运会的组委会目前已派人来到奥组委学习。千哲说:“我相信在越来越多的体育比赛和大型活动中,进行统一的形象景观设计,将成为一种共识。”

  本次奥运会对色彩的巧妙运用也是一份美丽的“遗产”:北京的大街小巷,红、绿、黄三色在旗帜上自然过渡,场馆的观众围挡也不再是雅典或悉尼时单一的蓝色,一种渐变色的创意被首次应用。

  另外,一种多媒体的形象景观也首现奥运场馆,这种利用投影仪和红外线感应器的景观,可实现观众互动。

  赵艳霞说,中国人对奥运会的另一大贡献是,将原来分散的奥运会景观理论进行总结,提出了功能景观、展示景观和人文景观三个景观系统的概念。北京奥运会形象景观艺术总监赵萌说:“伦敦奥运会只需按该体系对应设计其中的内容。”

  所谓三大景观系统,分别为功能景观、展示景观和人文景观。人文景观指的是奥运城市和场馆的导视系统,具有功能意义,为观众和贵宾等指引方向和确定位置。如导视图标、城市里的奥运指示牌等。

  展示景观是指展示北京奥运会特定形象的景观,如福娃、中国印、祥云等。人文景观是场馆使用的官方海报、城市里悬挂旗帜的人文景观图案,篆书体例的体育图标等。

  来源: 新华网 2008-09-02
责任编辑: 王伟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7-2008 www.npc.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全国人大信息中心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投稿信箱  
京ICP备06005931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