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08北京奥运会专题>>奥运评论

奥运新华时评:“金牌第一”不等于体育强国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08-08-21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图表:北京奥运会奖牌榜 新华社发

  中国金牌强势背后的弱势

  新华网北京8月21日电(记者徐兆荣)北京奥运会开赛以来,作为东道主中国代表团收获金牌的总数一直稳稳地排在第一的位置。从目前的赛事和剩下不多的赛程看,这样的位势应该是可以保持到底,并有可能创造中国人在奥运会历史上的第一个“金牌总数第一”的辉煌。面对这一前所未有的辉煌,我们在欢呼雀跃的同时,更应冷静理智地看待,更需做深层开放的思考。对中国来说,金牌第一并不意味着是体育强国。

  首先应该看到,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可贺可喜的。这说明了我们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改革事业的成功,社会的文明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我国体育事业迅猛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基础和人才选拔基础。还有,它表明,全社会对体育事业发展进步的重视与积极参与,我国体育事业又有了新的进步。

  其次,应该看到“东道主效应”的作用。根据奥运会历史以及奥运的“国际惯例”来分析,“东道主效应”、主场优势是可以提升主办国的参赛水平和夺冠实力的。比如,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就使日本的金牌数从4枚升至16枚;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使西班牙从1金上升到13金;韩国的汉城奥运会,也使其金牌数从7枚涨到了12枚;而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和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更使苏联和美国分别多收了三四十枚的金牌……

  此外,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做一些比较——比如:与当今世界体育强国相比,我们的差距之大是显而易见的,要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在被称作“运动之母”的田径项目上,在群众性参与程度最高的三大球项目方面,在最具代表性的水上项目游泳竞技方面,我们的劣势与落后也是有目共睹的。再比如:从人均比例的角度看,以我们这么大的人口基数,对比我们所获得金牌数、奖牌数,其比值便立即小了下来……

  在欢呼我奥运健儿争金夺银的时刻,做出如此分析研判,只是希望能头脑清醒地看金牌、看奖牌,真正做到不以我们的摘金夺银而狂喜,亦不以无缘决赛、失去奖牌而痛悲,以一份淡定与从容的心态,真正着力于善始善终办好“有特色、高水平”的北京奥运会,并从中进一步获得我们今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经验与动力。

  来源: 新华网 2008-08-21
责任编辑: 王伟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7-2008 www.npc.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全国人大信息中心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投稿信箱  
京ICP备06005931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