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20日专电 8月20日上午,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举行“赛会以来北京奥运场馆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北京奥组委场馆管理部副部长姚辉等向中外记者介绍了赛会以来北京奥运场馆运行情况。以下为发布会主要内容:
8月20日(星期三)12时,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在新闻发布厅1厅举行“赛会以来北京奥运场馆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北京奥组委场馆管理部副部长姚辉出席发布会,向中外记者介绍赛会以来北京奥运场馆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新华网卢俊宇 摄
奥运会官方网站日访问量已近两亿人次
奥运会的官方网站日访问量已经近两亿(人次),远远超过了往届的奥运会官方网站的访问量峰值,其中使用英文的用户占到45%以上,截止到今天运动员村实际在住的达到12700多人,媒体村6500多人,奥林匹克大家庭饭店1600多人。主新闻中心入住的媒体机构1110多家,国际广播中心入驻的转播机构120多家。截止到20日的0时,已顺利完成了奥运会28个大项38个分项中的14项赛事,这里面包括赛艇、羽毛球、击剑、柔道等等,已经产生了205块金牌、206块银牌、232块铜牌,其中40多个国家获得了金牌,70多个国家获得了奖牌。中国代表团目前以43枚金牌暂居金牌榜的首位。目前本届奥运会打破了世界纪录是30多项次,打破奥运会纪录是50多项。
奥运场馆硬件问题在奥运会开幕前全部得到解决
[美国侨报记者]鸟巢在好运北京测试赛的时候,曾经因为下雨,有部分地区出现过漏雨的状况。前几天北京也下过大雨,鸟巢有没有出现类似的状况?如果没有的话,在此期间你们采取过什么措施?谢谢!
[姚辉]刚才我在通报情况的时候说到,我们通过了46项好运北京体育赛事的检验,这些比赛的举办对我们新建场馆或者是改造场馆的硬件设施进行全面的测试。通过这样的测试,包括你说五月份好运北京的田径赛,我们对这些场馆设施进行了重新的修缮和补充。你所说的硬件问题,在奥运会开幕以前全部得到了解决。所以这次八月份集中几次降雨,对体育竞赛场馆的硬件没有出现你所说到的情况。
三方面因素导致前期个别项目观众上座率低
[新华社记者]关于观众上座率的问题,比赛到现在,哪个场馆或者是哪些项目的观众上座率会比较低?能否分析一下原因?谢谢!
[姚辉]随着赛事的逐渐升温,决赛的逐渐展开,我们的上座率在逐步提高,相当多的场次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前期确实有不少场次观众的上座率相对稍低,我想有这样几方面的因素:一个是观众对赛事的喜好程度不同,因为我们的票有一部分是售给了普通观众,有一部分是按照国际奥组委的规定给了赞助商、运动员、媒体,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比赛观看。第二个原因,有些比赛开始得比较早,比如说八点多、七点多就开始,有的结束得比较晚,比如说网球的比赛,我记得最迟比赛到凌晨三点多钟。看的时间比较长,观众也比较疲惫,有可能出现离席的情况,我想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第三,有的比赛是通票,比如早晨的票可以看两场,从早晨九点看到中午一点,观赛时间比较长,观众有可能来得晚一点,或者是在观赛过程中出去买点食品、买点饮料,也有可能造成局部或者是在某一时间内空席。也有的项目是通票,可以在这个场馆某一个场地观赛,也可以到一个场馆的其他场地去观赛,这些都是允许的。有可能在某一个场地里,显得观众数量稍少。我想这些原因可能造成了前期个别项目的观赛观众,相对来说较少。
苏焱:残奥会场馆转换准备充足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从奥运会闭幕到残奥会开幕中间有12天的转换期,进行场馆的硬件、标志、人员的转换,请问12天的时间是否足够?在这转换期中的工作有哪些难点?谢谢!
[北京奥组委场馆管理部处长苏焱]北京奥组委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时,做了大量的工作。各个奥运场馆团队,凡是有残奥会比赛项目的,都会根据转换期的时间长短做了非常详尽的计划。严格来讲,残奥会转换期是从8月25日开始,到残奥会运动队训练日开始那天作为转换时间,但是有的团队时间可能更短一点,比如说从奥运村转换到残奥村,时间是非常短的。为此,各个团队都必须要制定每一天详尽的计划。首先要排出优先级别,有的东西,比如说设施设备需要进行转换的,就要排出哪个先走哪个后走,有的场馆团队都做出图,先卷这一块地毯,再铺另外一块地毯,他们的工作都是非常详尽的,并且在奥运会开幕之前,他们也做了关于转换的相应的演练和测试。通过这一系列的测试之后,完善转换工作的计划和程序,应该说做好了充足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