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08北京奥运会专题>>绿色科技人文平安>>人文奥运

中国的发展,更应是中华文明的复苏和传播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08-08-14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海文化界畅谈奥运会开幕式

  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拉开了帷幕,开幕式独特的构思和精彩的场景感动和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大家一边观看比赛,一边还在热烈议论着开幕式带给人们的遐想和启迪。

  开幕式是奥运会历史长卷的精彩定格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海团成员、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说:本届

  奥运会开幕式是奥运会历史长卷的精彩定格,融汇了奥运成长史上的中华智慧。耀眼的光环照亮了古老的日晷;击缶而歌迎来了富有创意的倒计时;“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吟诵真诚地表达了对世界各地奥运健儿和嘉宾的欢迎;中国的文房四宝集天地之精华,将悠悠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展现于笔端画卷;一轴特大的长卷中国画演绎了东方美学独特的时空观念与哲学精神;精灵的汉字,传递和谐心声;礼乐之声,传盛世强音;红衣少女在放飞风筝时升腾理想;由焰火组成的29个巨大的脚印,沿永定门、前门、天安门……最后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上空化作漫天繁星,聚拢成晶莹剔透的梦幻五环。著名体操运动员李宁高擎火炬,腾空飞翔,点燃主火炬。本届奥运会开幕式首次以中国文化的独特视角,对奥林匹克精神和理想作出全新的阐释。

  汉字表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著名作家赵丽宏说:8月8日,中国人的百年梦想,在这个夜晚以一种惊艳的方式开场,使全世界都发出了惊叹。奥运会开幕式留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汉字,那些在古老长卷上翩然舞动、变化无穷的方块字。八百余个汉字,时隐时现,时起时伏,不断地排列组合成奇妙的图景,时而如山峦绵延,时而如波澜汹涌,时而如长城逶迤。这些汉字,不是简单地展示中国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而是表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古老的中华文化能够绵延不断传承至今,得益于我们独一无二的文字,是汉字记录了中华的历史,讲述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故事。在开幕式上出现的这些汉字,组合凸现出三个不同时代的“和”字,令人注目,也让人深思。世界和平,人类和睦,社会和谐,这是中国人的理想,也是全人类的理想。

  看着那八百多汉字在铺展开的长卷上变幻起伏,观者的心潮也随之起伏。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人以如此出人意料的方式,向全世界展现了汉字的魅力,也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感谢北京奥运会,在让世界惊叹的同时,也以美妙的方式提醒着中国人:中国的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崛起,更应该是中华文明的复苏和传播。

  把弘扬奥运精神放在突出的位置上

  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总策划师、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说:北京奥运开幕式给人的总体印象是气势磅礴,令人震撼,实现了“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的初衷。大型表演反映了中华文明的和谐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鸟巢”和整个城市上空的焰火表演生动地演绎了天人合一的中华智慧。庆典仪式中最突出的是中国元素的巧妙运用。日晷、汉字、昆曲以及丝路等一系列中华元素通过中华画卷这一主线有机地串联起来。

  奥运会是体现国家实力和文化的舞台,作为一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作为一个充满进取精神的民族,完全有必要利用举办奥运的机会充分体现国家的风采和国民的风貌。同时,奥运对中国人来说也是一次凝聚人心、促进科学发展的极好机会。从奥运筹备的第一天起,北京就把弘扬奥运精神放在突出的位置,希望借此向世界表达中国人对奥运精神的诠释与和谐发展的愿望,并把奥运筹备和比赛的整个过程看作是与世界共享和谐与友谊的过程。北京奥运把中国人民都动员起来了,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真诚地欢迎来自远方的客人。通过奥运,我们让外国人看到一个和谐进步的民族,通过奥运,我们让中国人胸怀大同世界的同一梦想。中国人有句老话,人心齐,泰山移。这种凝聚起来的奥运精神必将在今后的科学发展与和谐进步中散发出更大的能量。(记者余传诗)

  来源: 光明日报 2008-08-14
责任编辑: 王伟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7-2008 www.npc.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全国人大信息中心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投稿信箱  
京ICP备06005931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