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各国政要和来宾人手一把折扇,图为俄罗斯总理普京在开幕式上向运动员致意。新华社记者赵鹏摄
毛建国
温家宝总理日前签署第531号国务院令,公布《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条例》指出,公共机构的节能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应当作为对公共机构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8月12日《广州日报》)
奥运盛会期间出台《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可谓正当其时,“绿色奥运”的理念不应仅体现在奥运期间,还要贯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公共机构,其节能状况更加受到社会关注。近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起“清凉联合国”的倡议,号召联合国工作人员在夏日少穿西装少打领带,多着“清凉装”上班,以减少空调的使用,达到“节能、降耗、减排”的目的。“清凉联合国”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节约用电,更重要的是,联合国欲以自己的影响力,来引导全世界对于节能的认识。
在奥运会开幕式上,人们发现世界各国政要和来宾人手一把折扇。北京奥主委用自己细心的准备,诠释了绿色奥运的理念,彰显了中国对节能减排的重视与表率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适时出台《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是对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理念的有力回应。
其实,我们早就重视公共机构的节能工作。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通知,要求公务车按牌号尾数每周少开一天,夏季公务活动着便装,各级行政机关办公场所三层以下停开电梯。这是节能减排工作从概念走向实际操作的标志,体现出我国更注重节能制度的有效性与执行性。
然而,事实也证明,仅有规定不明确责任,违规行为照样会屡禁不止。对于公共机构节能问题而言,如果节与不节一个样,节多节少一个样,这种没有责任约束的节能,只能停留在纸上。《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的出台,明确了领导的行政乃至法律责任,必将极大地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落实,推动“绿色奥运”理念在全社会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