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08北京奥运会专题>>绿色科技人文平安>>人文奥运

当好东道主,拿好文明这块金牌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08-08-11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8月8日的奥运开幕式,热议如火,好评如潮。“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引发全球的盛赞。“成功”和“圆满”成为人们使用得最多的字眼。

  然而这个举世瞩目的开幕式,还有一份“成功”和“圆满”,却似乎更应当引起人们的注意,这就是当开幕式结束,几万人退场之后,一位有心的记者,仔细察看了鸟巢内好些看台,竟发现“地上没有一片纸屑,也没有留下一堆垃圾”……

  这条被淹没在万千盛赞中的短新闻,听似悄然无声,而这无声之中,却激荡着震撼人心的惊雷。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公共场所,尤其是大型集会的“地上纸屑”问题,一直困扰着国人,也为外国人所诟病———似乎中国人不能聚会,只要一坐下来,就烟蒂随扔、“纸片”满地,而到了站起来走路之时,更常常满眼垃圾,一片狼藉。曾经有国人,反复提到过我们东邻的爱知世博会,几万人悄然而来,悄然而去,“地上没有一片纸屑”,人人手里提着垃圾袋退场,因此发出叹息,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地上没有一片纸屑”……

  8月8日的开幕式,终于回答了这个问题,几万人乘兴而来,几万人整洁而去,鸟巢的地上,“没有一片纸屑”,开幕式的看台上,“没有一堆垃圾”。这是中国人的最大进步,这是北京奥运会又一块真正的“中国首金”。我们真是要为北京喝彩,喝彩北京展示了中国人的文明,争取了中国人的荣光!

  中国第一次当奥运会的东道主,中国人要拿“文明”这块最重的金牌。我们要当好观众,却不能重演鲁迅先生为之痛哭的“看客”心理———比如鼓掌,我们固然要为中国健儿夺金掠银欢呼,我们更要为各国运动员的出色而拍手;我们固然要为夺冠者奉上桂冠,我们更要为马失前蹄者送上鲜花。前天的“首金”之战,中国的观众,热烈祝贺“夺走了咱们首金”的捷克姑娘埃蒙斯,同时也劝慰泪流满面的中国选手杜丽“不要哭,14日再战”!就是一个既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也播扬了中国人文明形象的例子,但愿这文明,能贯穿中国人看奥运的全程。

  还说这个鼓掌问题。鼓掌作为一种文明,是要讲规矩的,并不是掌声越烈越好。比如许多赛事,需要静默,就不能“掌声不断”,又比如许多项目,按照竞技规程和国际惯例,拍手也有规则的。该拍手时且拍手,不但要有文明习惯,还要懂体育、做内行。记得前几年的一次顶级网球赛,就是因为中国观众过于热情,不少观者又不谙“门道”,所以掌声不断,反成噪声,引起了外国运动大师的“烦躁”。但这一次通过荧屏看首日的气步枪决赛,运动员神闲气定之时,满场观众屏气掩息、鸦雀无声,一记掌声也没有,使外国记者“深为叹服”,这就“合”了东道主的“格”,有了文明观赛的样子。

  从地上没有一片纸屑,说到静场没有一记掌声,看似扯远了,但说的却是同一个道理———举办奥运会考验着中国的文明程度,又提升着中国人的素质水平。“当好东道主”,不只是营造最先进的场馆、铺设最平坦的跑道,像几万人进退,地上有没有纸屑这样的事,看似不起眼、不经意,却是国民素质的形象指标,我们千万不要小看。(凌河 原题:于无声处听惊雷)

  来源: 解放日报 2008-08-11
责任编辑: 王伟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7-2008 www.npc.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全国人大信息中心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投稿信箱  
京ICP备06005931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