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次全国地方立法研讨会会议交流材料之四
各地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机构和立法队伍建设的情况
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修改立法法,赋予所有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同时对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加强立法工作,必须加强立法能力建设。建设高素质的立法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的基础性、战略性任务。在2015年9月召开的第二十一次全国地方立法研讨会上,张德江委员长专门就加强立法工作队伍建设作了深刻阐述,强调指出,立足立法工作实际需要加强队伍能力建设,谋划长远积极壮大立法工作队伍。还特别指出,“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立法机构和人员建设,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立法工作力量不足的问题。”立法法修改以来,各地积极谋划推进设区的市行使地方立法权工作,在省委、市委领导下,在省级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各设区的市、自治州积极努力,统筹立法能力建设,以适应立法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为落实中央有关改革举措落实情况督察任务,今年5月,法工委给各省、自治区发函,了解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机构设立情况,以及省级人大常委会为指导设区的市开展地方立法工作,加强法制工作机构建设的情况(对个别未上报情况的地方,8月初又作了跟踪了解)。
一、设区的市、自治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情况
1.设区的市、自治州依法设立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的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6月,273个新赋予地方立法权的设区的市、自治州、不设区的地级市中,已有259个依法设立了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占95%。其中,有65个是在立法法修改前设立的,有194个是在立法法修改后设立的。虽然这些设区的市过去没有地方性法规制定权,但有的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设立了法制委员会,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一些职权,如河南的鹤壁是1984年设立的。未设立法制委的有14个,占5%,涉及5个省、自治区。
关于法制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最多的有15人,为广东的佛山、江西的上饶、河南的商丘和周口;山东的烟台、黑龙江的佳木斯、浙江的金华、安徽的安庆、青海的海东人数也较多,有13人;也有的设立了法制委员会,但人员较少,个别地方目前只有1、2人。273个设区的市、自治州、不设区的地级市共有人大法制委员会组成人员1966人,其中具有法律工作经历的1087人,占55%,主要从事过审判、检察、律师、法学教学和研究、党的政法、纪检以及人大、政府法制部门等法律工作。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有的为专职,有的由常委会分管副主任兼任,还有的兼任法工委主任。
2.设区的市、自治州设立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的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6月,273个新赋予地方立法权的设区的市、自治州、不设区的地级市中,已有243个设立了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占89%,其中,有49个是在立法法修改前设立的,有194个是在立法法修改后设立的。有的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设立了法工委,如浙江的温州、山西的长治是1983年设立的。未设立法工委的30个,占11%,涉及6个省、自治区。其中,黑龙江的10个市的编制正在审批中,经批准后一并设立,云南的楚雄彝族自治州是由有关专委会承担立法工作,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由民侨工委负责立法工作,还有一些市州正在筹建法工委。另外,海南的三沙未单独设立法工委,法制外事工作委员会挂靠在办公室。
关于法制工作委员会的内设机构,最多的设4个,为河南的驻马店、江西的景德镇和九江、福建的莆田和龙岩、山西的长治,最少的设1个。各地法工委的内设机构称谓不尽相同,有的称为办公室、法规处、备案审查处,有的称为法规一处、法规二处、法规三处,还有的称为综合科、法规科、备案审查科。景德镇、九江、莆田、龙岩4个市都设有立法研究中心或地方立法研究室,为事业编制。
关于法制工作委员会的人员配备,最多的有12人,为河南的驻马店,少的目前只有1人。法工委主任有的由法制委副主任委员兼任,也有的由法制委主任兼任。273个设区的市、自治州、地级市共有法制工作委员会工作人员1133人,其中具有法律工作经历的719人,占64%,主要从事过审判、检察、律师、法学教学和研究、党的政法、纪检以及人大、政府法制部门等法律工作。这些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有法学专业教育背景,最高学历为博士。法工委工作人员的来源,主要是通过人大内部调剂或招录、选调,少部分是借调,还有的行政编制不够以事业编制补,也有一些市的立法工作人员还在选调招录中。
二、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加强立法机构建设的情况
为推进设区的市开展地方立法工作,一些省、自治区进一步加强省一级人大常委会立法能力建设,经编委批复,增加了法工委的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
关于省人大法制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最多的有15人,如湖北、新疆;最少的有6人,如云南。27个省、自治区共有人大法制委员会组成人员258人,其中具有法律工作经历的171人,占66%。
关于法制工作委员会的内设机构,一般设4—5个,最多的设6个,为山西、黑龙江、福建、山东、广东;最少的2个,为辽宁省。有的省新增设机构,专门负责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的审查和立法指导工作。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息中心新增事业编制5个,用于立法研究。福建的6个内设机构中有涉台法律研究中心,为参公事业单位,编制10个。另外,山东省在法制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为副厅级,现有7人;辽宁省在法制委员会下设法规一处、法规二处。西藏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未设法工委的省级人大,在法制委下设办公室和备案审查处。
关于法制工作委员会的人员配备,有的省有专门编制,有的在机关统编中。编制最多的为福建省34个,其中包括有10个事业编;编制最少的为辽宁省9个。法工委现实有人数,最多的为湖北省28人,最少的为辽宁省9人(法制委还另有5名工作人员)。河北、山东两省增加了法工委副主任职数1个。27个省、自治区共有法工委工作人员520人,其中具有法律工作经历的337人,占65%。
附件:
表一:设区的市、自治州设立法制委和法工委的情况
表二:设区的市、自治州法制委和法工委人员情况
表三:省、自治区人大法制委和常委会法工委建设情况
(备注:三个附表统计截止时间为2016年6月)
附件:
表一:设区的市、自治州设立法制委和法工委的情况
省、自治区 |
新赋予 立法权的市州数量 |
已设立 法制委 的数量 |
未设立 法制委 的数量 |
已设立 法工委 的数量 |
未设立 法工委 的数量 |
河 北 |
8 |
8 |
|
8 |
|
山 西 |
9 |
9 |
|
9 |
|
内蒙古 |
7 |
7 |
|
7 |
|
辽 宁 |
9 |
9 |
|
9 |
|
吉 林 |
7 |
7 |
|
7 |
|
黑龙江 |
10 |
9 |
1 |
|
10 |
江 苏 |
9 |
9 |
|
9 |
|
浙 江 |
9 |
9 |
|
9 |
|
安 徽 |
14 |
14 |
|
14 |
|
福 建 |
7 |
7 |
|
7 |
|
江 西 |
10 |
10 |
|
10 |
|
山 东 |
14 |
14 |
|
14 |
|
河 南 |
15 |
15 |
|
15 |
|
湖 北 |
12 |
12 |
|
12 |
|
湖 南 |
13 |
13 |
|
13 |
|
广 东 |
17 |
17 |
|
17 |
|
广 西 |
13 |
13 |
|
13 |
|
海 南 |
2 |
2 |
|
2 |
|
四 川 |
20 |
20 |
|
20 |
|
贵 州 |
8 |
8 |
|
8 |
|
云 南 |
15 |
14 |
1 |
13 |
2 |
西 藏 |
4 |
3 |
1 |
|
4 |
陕 西 |
9 |
9 |
|
9 |
|
甘 肃 |
13 |
8 |
5 |
11 |
2 |
宁 夏 |
4 |
4 |
|
4 |
|
青 海 |
7 |
7 |
|
1 |
6 |
新 疆 |
8 |
2 |
6 |
2 |
6 |
总 数 |
273 |
259 |
14 |
243 |
30 |
表二:设区的市、自治州法制委和法工委人员情况
省、自治区 |
新赋予 立法权的 市州数量 |
法制委 人 数 |
法律工作 经历人数 |
法工委 编 制 |
现实有 人 数 |
法律工作 经历人数 |
河 北 |
8 |
70 |
41 |
43 |
37 |
7 |
山 西 |
9 |
38 |
27 |
58 |
52 |
45 |
内蒙古 |
7 |
54 |
24 |
57 |
34 |
20 |
辽 宁 |
9 |
72 |
30 |
72 |
49 |
30 |
吉 林 |
7 |
56 |
17 |
43 |
30 |
21 |
黑龙江 |
10 |
71 |
0 |
0 |
0 |
0 |
江 苏 |
9 |
78 |
59 |
63 |
49 |
30 |
浙 江 |
9 |
78 |
37 |
53 |
46 |
44 |
安 徽 |
14 |
114 |
55 |
45 |
49 |
29 |
福 建 |
7 |
58 |
24 |
58 |
40 |
20 |
江 西 |
10 |
96 |
64 |
84 |
42 |
27 |
山 东 |
14 |
88 |
44 |
60 |
55 |
34 |
河 南 |
15 |
140 |
93 |
113 |
104 |
45 |
湖 北 |
12 |
95 |
57 |
66 |
52 |
28 |
湖 南 |
13 |
94 |
53 |
95 |
78 |
45 |
广 东 |
17 |
160 |
87 |
116 |
116 |
76 |
广 西 |
13 |
78 |
60 |
58 |
36 |
26 |
海 南 |
2 |
12 |
4 |
3 |
6 |
4 |
四 川 |
20 |
133 |
111 |
107 |
87 |
79 |
贵 州 |
8 |
54 |
33 |
32 |
21 |
18 |
云 南 |
15 |
91 |
54 |
58 |
44 |
28 |
西 藏 |
4 |
5 |
2 |
0 |
0 |
0 |
陕 西 |
9 |
69 |
44 |
45 |
38 |
27 |
甘 肃 |
13 |
76 |
25 |
58 |
42 |
15 |
宁 夏 |
4 |
34 |
17 |
10 |
10 |
7 |
青 海 |
7 |
34 |
10 |
0 |
3 |
2 |
新 疆 |
8 |
18 |
15 |
17 |
13 |
12 |
总 计 |
273 |
1966 |
1087 |
1414 |
1133 |
719 |
表三:省、自治区人大法制委和常委会法工委建设情况
省、自治区 |
法制委 人数 |
法律工作 经历人数 |
法工委 编 制 |
现实有 人 数 |
法律工作经历人数 |
内 设 机构数 |
河 北 |
12 |
10 |
28 |
23 |
8 |
5 |
山 西 |
8 |
3 |
内部调剂 |
23 |
16 |
6 |
内蒙古 |
7 |
5 |
20 |
16 |
12 |
5 |
辽 宁 |
7 |
7 |
9 |
9 |
8 |
2 (拟增1个处,法制委另设有2个处) |
吉 林 |
10 |
3 |
17 |
17 |
17 |
4 |
黑龙江 |
10 |
9 |
29 |
21 |
14 |
6 |
江 苏 |
9 |
3 |
内部调剂 |
21 |
11 |
5 |
浙 江 |
8 |
6 |
25 |
23 |
6 |
5 (办公厅下还设信息中心,事业) |
安 徽 |
7 |
4 |
内部调剂 |
21 |
14 |
5 |
福 建 |
10 |
6 |
34 (包括10个事业编制) |
27 |
25 |
6 (含涉台法律研究中心) |
江 西 |
13 |
11 |
29 |
18 |
18 |
5 |
山 东 |
9 |
5 |
内部调剂 |
22 |
13 |
6 |
河 南 |
7 |
6 |
21 |
21 |
21 |
4 (拟增2处) |
湖 北 |
15 |
11 |
28 |
28 |
6 |
4 |
湖 南 |
11 |
7 |
21 |
21 |
12 |
5 |
广 东 |
11 |
6 |
30 |
21 |
19 |
6 |
广 西 |
8 |
8 |
内部调剂 |
18 |
16 |
5 |
海 南 |
13 |
5 |
17 |
17 |
9 |
4 |
四 川 |
7 |
4 |
21 |
22 (含法工委领导) |
4 |
5 |
贵 州 |
7 |
7 |
内部调剂 |
15 |
4 |
4 |
云 南 |
6 |
6 |
20 |
26 (领导不占编) |
26 |
5 |
西 藏 |
10 |
8 |
无法工委 |
|
|
法制委下设 2处室,10人 |
陕 西 |
10 |
4 |
内部调剂 |
15 |
12 |
5 |
甘 肃 |
7 |
1 |
25 |
23 |
14 |
3 |
宁 夏 |
10 |
6 |
无统编 |
12 |
4 |
3 |
青 海 |
11 |
11 |
14 |
14 |
12 |
3 |
新 疆 |
15 |
9 |
20 |
16 |
16 |
5 |
总 数 |
258 |
171 |
408 |
520 |
3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