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努力构建新型国防动员体系

浏览字号: 来源: 解放军报 2016年3月14日

  (解放军报北京3月13日电)新年伊始,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成立,这是国防动员体系创新发展的崭新起点,是我国国防动员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3月13日,辽宁省军区司令员周汉江、青海省军区副司令员昂旺索南、内蒙古军区教导大队政委邓伟3位军队人大代表,应邀走进本报两会会客厅,畅谈学习习主席在出席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的重要讲话体会,以及推动国防动员体系创新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实施创新驱动转变国防动员方式

  记者:当前,国防动员系统面临新旧体制转换期、运行机制磨合期的客观实际,难免会带来一些挑战,如何解决?

  周汉江代表:今天,习主席在出席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新跨越。习主席的重要讲话为国防动员建设指明了前进道路和方向。我们学习贯彻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加强创新实践,通过开辟新的领域、建立新的机制、注入新的内容、采用新的方法,促进国防动员向更高层次发展。

  昂旺索南代表:习主席指出:“攻克制约我军建设和改革的突出矛盾,需要以创新的思路办法攻坚破难。”当前,现代战争制胜机理发生了新的变化,信息主导成为制胜关键、体系对抗成为基本形态、精确作战成为主要形式、全域机动成为必备能力,这些变化为人民战争注入了新的内涵。国防动员必须针对这些新变化,深入研究动员领域、力量结构、动员方式、使用手段等课题,加快转变动员模式,努力实现由人力动员为主向科技动员为主拓展,由支援保障陆军作战为主向支援诸军种联合作战为主拓展,由传统的安全领域动员向新型安全领域动员拓展,由粗放式动员向精确式动员拓展,使国防动员建设更加适应打赢信息化战争需要。

  国防动员要朝着集约高效发展

  记者:如何进一步健全国防动员体系,为推进国防动员创新发展提供保障?

  邓伟代表:要按照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更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体系、优化管理流程,提高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推动国防动员建设朝着集约高效发展。

  周汉江代表:要强化法治思维,对现行的动员体制机制、国防教育、平时征用和战时动员法规制度、兵役制度等方面,进行重新审视和完善,建立健全兼顾战场与市场需求的动员法规体系,形成上下衔接、系统配套的国防动员法规政策体系,为国防动员建设提供政策保障和法律支撑。

  昂旺索南代表:要着力加强指挥协同机制建设,明确战时动员指挥关系,推动省军区系统与地方政府应急指挥体系有机衔接,搞好应急应战动员指挥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构建权威高效、紧密衔接、运转顺畅的指挥协同体制机制。

  积极探索军民融合体制机制

  记者:新形势下,如何做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进国防动员建设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邓伟代表:习主席指出,要把军队创新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大力开展军民协同创新,探索建立有利于国防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习主席的重要讲话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指明了方向,必须全面贯彻落实。要准确把握国防动员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的战略定位,找准融合的切入点,抓住融合的结合点,突出融合的创新点,充分发挥体制衔接、组织覆盖、军地纽带优势,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搭桥铺路,实现提高战斗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周汉江代表:要科学确定军民融合领域。根据国防动员需求,在基础设施建设、科研、制造业、交通运输、技术储备、人才培养和储备、物资储备等重点领域,有目的性、有选择性地融合,增强融合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要紧紧围绕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任务,围绕国防和军队建设以及战时国防动员的需求,并考虑到战争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采取定性与定量、实证与规范、需求与可能的分析方法,在军民融合的重点领域建立指标体系。

  昂旺索南代表:军民融合部署应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坚持利用国民经济现有基础,从国家层面整体谋划。必须选择先进的融合方式,构建有利于融合的多种渠道和平台,建立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用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作保证,不断提高国防动员的质量效益。

责任编辑: 张天阳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