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澄文”一体化跨进实质性携手阶段
海报集团全媒体中心特派记者杜颖、卢天琴专访倪强代表。 海南日报特派记者 王凯 摄
[名片]
嘉宾:全国人大代表、海口市市长 倪强
记者:海南日报 杜颖
主持人:南海网 卢天琴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培育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城市群和增长极。”“优化区域发展格局,促进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升级。”
在海南,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优化全省城镇空间格局和功能定位,打造‘海澄文’一体化综合经济圈、‘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实现南北两极带动、东西两翼并进、中部保育发展。”
在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倪强,就海南在区域协调发展中提出的“海澄文”一体化问题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六大方面努力实现一体化
记者:“海澄文”一体化已明确列入我省“十三五”规划,请问“海澄文”一体化中将有什么样的“海口作为”?
倪强:“海口作为”应着力体现海口省会担当责任。作为省会,海口的发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省的发展能力,其经济总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省的经济总量。对于海口来说,这既是动力与压力的交集,更是使命与责任的汇聚。以更加扎实的举措,更加优质的服务,为国家发展大战略的实现和海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就成为了海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义不容辞的责任。可以说,海口要发挥的是“龙头”和“引擎”作用,形成区域内优势互补、齐头并进的格局。
记者:“海澄文”一体化将通过几大方面实施?如何“多方并举”使三市县经济总量在未来5年实现占全省经济总量50%以上、占旅游总量25%的目标?
倪强:“海澄文”将在六大方面努力实现一体化:资源利用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生态环保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配套政策一体化。
目前,我们正在编制《“海澄文”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在“五网建设”、六大园区、十二大产业、环卫设施、综合管廊等方面已谋划了一大批重点项目。
基础设施一体化方面:将依托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美兰基础空港、马村港海港、新海港陆岛中心承接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功能;产业发展协同化方面:放大海口国家高新区、海口综保区、美兰国际机场及临空产业园区的“三区叠加”优势,推动区域内各项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密切产业转移与承接,实现区域经济深度融合、集聚集群发展。生态保护整体化方面:建立生态保护协作机制,特别是水污染、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打造“海澄文”一体化生态示范区;公共服务同城化方面:密切就业、养老保险、户籍制度改革、教育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合作,联手解决社会治理、城市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人才跨区域共用方面:实行三地人才资质互认机制;科技联手方面:建立三地科技创新、研发、成果转化的沟通协调机制。社会保障工资水平方面:推行海澄文地区互认的高层次人才户籍自由流动制度,推进子女入学还是医疗社保都享受当地市民同等待遇,改革三地薪酬体系,推进三地薪酬协调机制。
港口布局调整 产业互联互动
记者:近期我们听闻海口和澄迈在企业引入布局方面已经有了大动作,海口和澄迈在产业互动上未来将有何种前景?
倪强:在“多规合一”的前提下,为实现“海澄文”区域内产业合理布局,形成全省一盘棋的整体产业分工格局,结合海口港口西移发展的战略,海口目前正在与澄迈县政府、老城开发区开展合作探索,希望能以创新的管理模式,在澄迈老城经济开发区建设“海口飞地产业园”。园区将由老城经济开发区、海口国家高新区共同开展产业链招商,携手打出招商组合拳。
在产业发展定位方面,根据省里对六类园区产业的定位要求,海口国家高新区重点发展医药健康、高新技术类和低碳制造等三大产业,将不符合美安科技新城三大产业定位的产业项目、港口依赖较强的项目以及海口市其他转型升级等产业项目,适当引导到海口高新区的云龙产业园和“海口飞地产业园”发展,实现海口和澄迈的产业差异化互动发展,因此并不是要将海口市除食品工业外所有生产性项目搬迁到澄迈,反而是要加强海口对生产性项目的引进和培育能力,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形成“海澄文”一体化发展的产业基础。
南海明珠人工岛
将是海口新邮轮中心
记者:打造覆盖东南亚的港口枢纽,海口的港口发展如何布局?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港如何实施?与澄迈共同建设的临港园区如何规划,怎样具体实施?
倪强:未来海口的港口发展将建设三大港区:一是将马村港区建设成为海口港的核心港区,承接现秀英港散杂货、集装箱等公共货运码头功能的转移,成为环北部湾集装箱中心枢纽港和物流中心。二是将新海港区建设成琼州海峡客货滚装运输专业化、现代化港区,打造成全省综合交通枢纽、陆岛运输中心和临港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三是将秀英港区规划建设成为国际邮轮中心。在海口南海明珠人工岛建设2个22.5万吨级、2个15万吨级邮轮停靠泊位,扩能改造海口秀英港使其具有10万吨级邮轮靠泊能力,打造以海口南海明珠国际邮轮始发港为主,海口秀英邮轮停靠港为补充的海口国际邮轮中心。
同时,海口市政府和海口港还将承担起整合全省港口资源,打造面向东南亚航运枢纽的任务。整合范围涵盖琼北海口港、金牌港,琼西洋浦港、八所港、琼南三亚港。
记者:在园区建设方面“海澄文”三市县计划如何联手?
倪强:依托海口马村港,推进金马综合物流园区的建设。尽快修建马村港口直通金马物流园区的铁路线,联通贯穿海南全岛的铁路线,形成海铁联运格局。加快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依托港口输入输出,引入临港产业,增大物流规模;引入物流加工、包装、仓储等多种服务功能,形成在金马物流园区的物流产业集聚,服务于在海口进行中转的货物流通,服务于海南的货物在金马物流园区进行集聚、装箱、拼装等输出到国外市场,服务于进入海南的货物在金马物流园区进行拆装、分配到岛内。同时发展园区配套物流设备设施租赁、维修、清洗等辅助增值业务。
澄迈县要完成澄迈金马物流中心区内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到2020年,实现金马物流园区入驻企业超百家,实现园区物流业增加值占澄迈县物流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0%,使园区物流业增加值年增长速度超过国家所预期的8%平均水平,园区物流总费用与园区生产总值的比率低于国家所预期的16%平均水平。(海南日报特派记者 杜颖 北京3月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