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委会委员审议统计法执法检查报告时提出

加强普法宣传加大处罚力度树立正确政绩观

浏览字号: 来源: 法制日报 2018年6月26日 10:38:52

    □ 法制日报记者  蒲晓磊

    6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统计法执法检查报告进行分组审议。

    报告提到,少数地方未能树立正确政绩观,搞攀比、争位次,在数据上做文章。有的地方把统计机构作为地方计划目标完成的直接责任单位给予压力,有的采取多种方式对统计部门和人员、调查对象及其主管部门进行干预,影响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

    报告指出的这一问题,引起了委员们的关注。

    多位委员在分组审议时认为,一些领导干部不正确的政绩观,是造成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等行为的重要原因。对此,要通过加强普法宣传、加大处罚力度等方式,推动正确政绩观的树立。

    强化统计法普法宣传教育

    尹中卿委员认为,目前统计中的最大问题就是统计数据失真、数据不可靠、数据不可信。

    尹中卿指出,从一些地方看,最主要的问题就是GDP数据造假:一方面,投资数据造假,有的地方投资总规模超过了GDP总量,很多投资数据造假甚至达到几十倍、上百倍;另一方面,主要是企业数据造假,尽管国家统计局与企业实行联网,但是有的政府在源头上就让企业造假。

    尹中卿认为,前些年的体制,实际上是鼓励“数字出干部”,最终的结果必然就是“干部出数字”。目前,统计数据失真是统计法执行中最严重的问题。这次执法检查中针对辽宁、内蒙古、天津滨海新区三个地方统计数据挤压水分,但实际上,这种水分是普遍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造成漏报、瞒报、虚报、误报、重报、迟报,既有客观原因,但更多的还是由主观因素造成的。

    “应进一步加强统计法宣传,增强统计意识,加强统计执法检查,严格查处违反统计法的行为和责任人员,维护统计法的严肃性,保证统计数据准确、可靠、可信。”尹中卿建议。

    徐如俊委员认为,要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更好地贯彻执行统计法,普法宣传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徐如俊建议,普法宣传要坚持系统内和系统外结合,进一步扩大覆盖面,激发全社会统计法治意识。普法宣传既要重视系统内的,也要重视系统外的,特别应当提倡统计工作人员到群众中去普法说法。开门普法,既能把群众动员起来,扩大覆盖面,也是接受群众监督的一个重要形式。

    景汉朝委员指出,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统计数据真实与否的严重性,还没有引起全社会应有的重视。从群众到领导干部,真正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内心深处真想严格执行统计法的比例,估计不是很乐观的。这也是导致统计数据不客观、不真实、有水分等现象普遍存在的重要原因。

    “数据不真实是典型的不诚信。群众不诚信,领导不诚信,决策机关也不诚信,在这种基础上作出重大决策的科学性,确实令人怀疑。”景汉朝说。

    景汉朝建议,要切实强化对统计法的宣传教育,把统计法的法治宣传纳入到国家统一的法治宣传计划当中,这不仅仅是一个严格执法的问题,也是建设社会诚信体系的一个基础性工程。

    对统计造假行为进行更严格处罚

    “我在前些年发现一种现象,过去每年国家排百强县,某一个县从百强县名单中没有了,处理的第一个人就是统计局局长。”矫勇委员在发言中提到了这样一个例子。

    矫勇直言,当前我国的考核特别多,任何一项任务、一项政策落实只要有考核,大家就围绕着考核的指挥棒转,造假的问题就出现了。例如,6月20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国务院关于2017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提到,在扶贫攻坚工作中,一些地方将“两不愁、三保障”未落实的8万多贫困人口认定为脱贫。

    矫勇认为,在从严考核的过程当中,要对统计造假、数据造假的行为进行更严格的处罚,杜绝这种现象。同时,对认真依法统计的统计人员,要有一种保护的机制。

    “人家说了真话,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应该受到表扬。结果却是,一个地方的数据不好看了,反而受到了处罚、撤职。这样的做法,与科学发展、执政为民的愿望背道而驰。因此,要认真研究对统计人员依法统计、如实统计的保护机制。”矫勇建议。

    景汉朝建议,建立健全干预统计的记录、通报、处理制度,确保统计工作要依法、独立、公正开展。特别是要加强统计与司法、审计、监察等部门的合作,联合纪检监察开展统计执法的巡查工作,对虚报等违法违纪的行为要严肃问责。

    统计指标要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

    那顺孟和委员在发言中指出,从基层来看,地方目标任务确定得是否科学和实事求是、地方领导的政绩观是否正确,对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指标定得能完成,怎么都好办,地方统计局也好交代,如果指标定得不科学或者过高,甚至层层加码,最难受的就是统计局,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事就出来了,没完成好像是统计局没有给统计出来,统计局就得使劲想办法。”

    对此,那顺孟和建议,统计体系要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特别是反映绿色发展的这套指标体系怎么设立,高质量发展的这套指标体系怎么设立,都需要重新对统计体系作一个大的调整。

    吕薇委员将目前统计中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两大类:数据造假,瞒报、虚报和拒报;统计重复交叉、过多过滥,部门之间协调不够。

    在吕薇看来,导致上述两类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正确的政绩观。“因为许多指标都是用来进行考核的。凡是哪一个指标用来考核了,这个指标就容易造假。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还是在观念上对统计工作不够重视,觉得这项工作比较软,不像经济建设工作比较硬,能够体现绩效。”

    吕薇建议,要动态调整和优化统计指标,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

    “过去经济类的指标多一点,下一步要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来设计统计指标。要增加三新指标、社会和民生的统计。特别要增加统计指标的中性,要互相能够制约。现在有时候一个指标定了以后可以造假,但是如果指标之间可以相互制约,就不容易造假了。比如,这个指标造假了,别的指标还可以验证。”吕薇说。

    李学勇委员建议,结合对原有统计体系的改革,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开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统计监测,从而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的统计保障。

责任编辑: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