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78%
人民日报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王比学)25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受国务院委托,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作关于2017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
据介绍,2017年,大气和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土壤环境风险有所遏制,生态系统格局总体稳定,核与辐射安全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的积极变化。
在大气环境方面,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99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占29.3%;全年优良天数比例78.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2.5%。全国PM2.5、PM10等主要污染物浓度明显下降,达标城市数同比增加12个。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继续改善,但个别地区污染仍然较重,河北、山西、天津、河南、山东5省(市)优良天数比例仍不到60%,汾渭平原优良天数比例逐年下降,仍需加大治理力度。同时,臭氧超标问题日益显现,全国臭氧浓度同比上升8.0%,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汾渭平原等升幅较大,成为下一步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在水环境方面,2017年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Ⅰ—Ⅲ类水体比例67.9%,劣Ⅴ类水体比例8.3%。开展监测的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监测断面(点位)中,平均达标率90.5%。城乡生活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均较上年有所提升。三峡库区长江干流总体水质为优良。
李干杰说,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计划提高到79%,全国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2%,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提高到68.4%,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到7.3%,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下降2%、2%、3%、3%。
责任编辑: 张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