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应下大力气解决好失能老人养老问题

浏览字号: 来源: 新华社 2016年9月1日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记者王思北)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二次会议1日对国务院关于研究处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情况的反馈报告进行了分组审议。多位与会人员建议,应下大力气解决好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22亿,约占总人口的16.1%。

    “我国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有4千万,这是养老工作的难点之一,如果再是高龄、失能还失智,那真是难上加难。”方新委员说,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的目标”,对此我完全赞成,特别必要,但要真正落实很难。我做过调研,社区依托对健康的老人是有帮助的,能组织开展很多活动。但是对于失能、失智老人,除去发些津贴和年节慰问品外,基本帮不了什么忙。而社区医院、卫生站也因能力和医疗规定的原因不能提供任何帮助。

    韩晓武委员表示,目前全国针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康复护理床位加起来只有7万多张,需求却是上千万。另外,现在从长期护理来说,失能、半失能、失智老年人在养老机构中不能享受医保报销,有些不得不长期占用医疗机构床位进行“养老”,这又加剧了医疗机构床位的紧张。

    根据国务院关于研究处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情况的反馈报告,目前针对失能老人的保障措施包括:重点保障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老年人基本养老需求;继续鼓励各地对高龄、失能老年人给予生活和护理补贴;进一步发挥供养服务机构区域辐射作用,为更多农村低收入、高龄、独居和失能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

    “坦率地说,感觉报告落实起来很难,老百姓的获得感不太高。锦上添花的事有人干,雪中送炭的事基本上没人管。”方新委员说,我们制定了很多很好的政策,要切实在落实上下功夫,研究怎么样让政策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老百姓中间。

    从事13年失能老人护理院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易连军认为,应重点针对失能老人、养老机构、护理员所面临的实际困难,给予他们特殊的补贴,提高护理人员的特殊护理工资待遇,减轻养老机构和社会经济负担。此外,谈到医养结合,易连军说,失能老人护理需要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术,失能老人养老机构需要有医疗知识,比如让养老机构挂靠医院或社区卫生中心,在他们的帮助下才能开展医养结合和医护结合。

    “老年人的失能、半失能,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中年的慢病带入了老年,特别是中风,所以慢病防控关口前移是防止失能、半失能老人大量增加的一个重要措施。”王陇德委员说。

责任编辑: 沈娟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