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平台成专利侵权新途径
法制日报北京6月23日讯 记者席锋宇 关于检查专利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指出,网络平台正成为销售假冒伪劣侵权产品的新途径。
报告指出,专利侵权现象整体上还时有发生。企业知识产权意识还比较薄弱,不少企业既不懂得如何利用专利权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不懂得如何规避侵犯他人专利权的风险。随着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发展,侵权行为呈现出链条化、网络化、复杂化的新特点。
报告指出,实践中,专利保护效果与创新主体的期待存在较大差距。专利维权存在“时间长、举证难、成本高、赔偿低”、“赢了官司、丢了市场”以及判决执行不到位等状况,挫伤了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利用专利制度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积极性。
报告指出,专利行政执法力度不足,不能有效制裁和震慑专利侵权行为,不能充分发挥快速解决纠纷、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作用。专利审判队伍建设和专利司法执法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专利侵权诉讼中确权程序复杂,侵权举证难度大,而判决赔偿额往往无法弥补权利人遭受的损失。
责任编辑: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