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发忠:要改变基础研究项目的评价体系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13-12-05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国人大网讯 1022日下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举行分组会议,审议国务院关于国家财政科技资金分配与使用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朱发忠说,要继续加大对基础研究项目经费的投入改变基础研究项目的评价体系。几位委员都讲到,要有宽松的环境,尤其是基础研究项目不可能一朝一夕。

朱发忠说,科技成果有滞后性,所以基础研究需要时间,不是有了钱马上就出成果。我记得十多年以前,原中国科大校长、现在是南方科技大学的校长,曾经组织过一些大学校长研究中国为什么没有出诺贝尔奖。一是硬件、二是氛围,这个话现在回过头看有一定的道理。我们国内取得成果的一些院士,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吴明珠只种哈密瓜,从农大毕业到现在,一辈子就研究哈密瓜的改良,现在到了海南种西瓜。再比如中科院的李振声院士搞小麦杂交,小麦的出现是九千年前,那时候一株小麦只有一粒小麦,六千年前有两粒,正因为杂交技术的突破才有了今天的小麦,这经过了多少年才会有今天的成果。李振声的研究课题是810年一篇论文都没有,但他还是坚持下来。还有袁隆平一辈子搞杂交水稻,他从农大毕业以后,从农校的老师、讲师发展起来,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

朱发忠指出,基础研究项目中间可能还有失败,可能搞一辈子也未必搞出来,但是对后人可能有借鉴意义。包括这次诺贝尔奖的化学奖,当时研究人员提出来,很多人认为不可能,但他们选择了这个方向,坚持下来最后还是突破了。包括“上帝粒子”,当时霍金就认为不可能存在,现在他认输了。

朱发忠说,所以基础研究要允许和宽容失败,我们现在太急,恨不得今年给了钱,明年就要出成果,在社会浮躁的环境下,做基础研究要坐冷板凳。最近北大数学科学院的一位老师,58岁了才出成果。科技人员要有这样的精神,政府要给科研人员时间。另外,现在正在搞体制改革,要养科技人员,如果要没有人了还谈什么。特别对做自然科学研究、基础研究项目的人一定要养起来,让安心坐冷板凳的人静下心来认真研究。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13年12月5日 责任编辑: 苏大城
print  close  to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