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灵:界定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13-12-05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国人大网讯 1022日下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举行分组会议,审议国务院关于国家财政科技资金分配与使用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吴晓灵说,对于国家财政科技资金分配与使用的情况,应该说国家在加大科技资金投入方面,和完善科技资金投入机制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我个人认为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资金使用效益比较低下,而且浪费比较多。财政在科技上的投入增长是很快的,但是科研成果,有多少像当时的“两弹一星”这种特别振奋人心的成果?和我们投入相比我们的成果还不是令人满意的。我觉得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界定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首先,国家应该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这些事应该交给市场。看人类几千年进步,哪一个科学研究出成果是国家主导的?都是市场需要推动了技术进步。还有一批爱钻牛角尖、爱探索的科学家,他本身有一种天生的对真理、对问题探索的执着,这些人才是最后能够科研突破的人,靠国家不是最主要的。国家在基础研究方面应该做什么?应该为那些愿意为科学献身,愿意坐冷板凳的人,提供最起码的生活保障。我问过很多自然科学的人为什么不肯回来?他们说在国外可以一心一意做研究,但是在国内要开会、写课题申请报告、竞聘,事儿可多了。我们国家财政的钱应该在大学的基础学科和科学院的基础研究方面舍得花钱、舍得养人。而且凡是真正有兴趣科学研究的人,他的生活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准就可以了。人对价值的判断不一样,愿意搞科学研究的人对人生价值的判断是对科学的贡献,而不是金钱。我们在对人才的观点上也应该有一个改变,我们不要老指望中科院养了100个人,100个人都要出成果,有10%出成果就不错了。这也是国家的风险投资。

第二,我们应让企业成为科技应用投入的主体。在应用研究方面,应该对企业多留少收,通过普惠政策调动企业科技创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积极性。我听到的情况和在财经委同志调查中看到,财政规定企业研发资金加计抵扣的政策很多企业都享受不到。我们对研发资金税前抵扣规定得太严,总怕企业多留钱,企业发展好了,就业多了,国家不就好了吗?应该说大部分企业留了钱会好好搞研发,作假的企业应该是非常少的,因为企业的生存压力迫使他必须去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企业有竞争压力,他有动力去招聘有成果的人,有动力去投入研发。他知道不投入就没有未来的生存,这种生存的压力本身就是创新的动力。我想政府应该对企业有足够的信任。再有就是实行普惠式的政策,减少基金和项目的设立。各种各样的基金,各种各样的项目往往会成为腐败的温床。那些搞研究的人不懂申请项目,最后让很多真正搞研究的人不能得到足够的资金,而是会去申请的人,会写报告的人拿到很多资金。我们应该尽可能减少专项资金审批,采取普惠政策,促进科技投入。我们不要总觉得政府比市场强、政府比科研人员强,政府比企业强,把很多事都揽在政府身上。企业是科技投入的主体,要采取少收多留的普惠政策激励。

第三,用普惠性的政策引导科研成果应用和转化为生产力。刚才说的是鼓励企业科技投入,现在有很多科研成果,最后转换不成生产力,我们的发明多、专利多,但是转化为生产力的少。据说这方面鼓励也有,但是从转化的成果不理想看,应该说政策激励不够,放得不够宽,应该在专利转化为生产力环节上,多一些普惠政策引导企业干这件事情。在风险投资方面不需要国家多拿引导资金,很多风险投资基金在科学园区转,看哪些项目能够变成生产力。但是很多科研人员拿了专利不能去转化,因为知识产权不属于他们,转化不了。我们应该在这些环节上再多研究、多出一些政策。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13年12月5日 责任编辑: 苏大城
print  close  to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