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加强地方人大智库建设的几点浅见

龚 波

浏览字号: 来源: 中国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会 2016年1月

    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人大要加强智库建设,开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理论研究。张德江委员长在中国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会等承担类似职能的机构和单位,应当在加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升决策咨询能力和水平,努力按照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方向发展,成为人大工作的智囊团,为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撑。

    结合《首都新型智库建设实施办法》的制定过程,再结合北京市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会等智库建设的多年探索,如何把握规律加强地方人大决策智库建设,使之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方实践和人大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作用,值得思考。

    一、一个好的地方人大智库好在哪里?

    实践证明,一个好的智库一定有其好的建库之本、立库之基、活库之源。作为地方的人大智库机构,有智库建设的共性,也有地方实践的个性,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反观,一个好的、有活力的地方人大智库当具备“四有”标准:

    一个好智库首先要有适恰的定位。这是建库之本。人大智库首先姓“人”。作为地方人大的智库机构,与全国人大的智库有差异,各地人大智库之间也有差异,首先必须要有适合、恰切的定位,要在差异中找准定位,在定位中站稳方向。像地方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会这样的学术团体,它既不同于科研院所的纯学术机构,也不同于政策研究室,它的功能定位应该是实证性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性的对策研究,其主要职能定位可以包括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服务,包括服务决策和日常工作;也可以为提高地方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人大机关干部的履职能力服务;还可以为智库机构的各位理事的理论学习、学术研究、调查研究搞好服务,使大家在这个平台上加强交流,共享提高。好的智库首先一定要明晰定位,这是发展战略问题,是根、是本。

    一个好智库一定要有负责任的负责人及其团队。这是从人的角度审视的。毛主席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同理,智库的战略定位确定好了,负责人及其团队就是决定因素。没有人,任何战略都会落空,任何组织都不会有活力。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会于2014年成立后,全国各地研究会建设迎来新的热潮,但各地研究会之间也参差不齐,究其缘由,最核心的差异就是看这个组织的负责人是否有责任感,是否经常在研究和思考组织的发展,组织里的团队成员是否尽心尽职、并有认同感,是否把组织的理事成员们都调动起来,真正为地方民主和法治建设出谋划策。只有人,才是好智库的立库之基。

    一个好智库一定要有好的运行机制。机制是保证智库组织有活力、有序运行的制度性安排和运行机理。从多年的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个有活力的研究智库,在运行机制上一定是顺畅的,一定是有章可循的:一是要有一个权责明晰、切实可行的章程,这是这个组织的“宪法”,好智库一定是按照这个章程办事,按规矩运行,所谓“先说断、后不乱”;二是要有一个职责明确、分工协同的组织架构,要能把组织的职能细化分类,根据研究方向、领域、类别进行有效分工,边界清晰,定事定责;三是要有一套行之有效、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定期要有工作例会和调度会,每年要有理事大会、学术交流研讨机制,要有好的激励保障机制等。

    一个好智库一定要有影响力的活动和研究品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个活水就是有影响力的智库产品,这是活库之源。要定期开展符合智库组织特质的学术交流活动,交流研讨人大制度、人大工作、民主法治建设领域的新成果、新探索;每年要发布学术交流课题,形成一些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要组织理事、专家学者围绕人大制度理论创新和地方实践创新的鲜活主题进行系统思考,形成有价值、有分量的专著、学术报告和论文等。一个智库,如果一年都没有一次学术活动,没有发出一点学术声音,没有提交一个有质量的课题和报告,何以汇聚对外影响力?何以去影响和支持决策?好智库一定是拼出来的。

    二、一个好的地方人大智库该如何建?

    作为地方人大的智库机构,如何在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中立足地方需求,把握内在规律,争取上下左右各方支持,把自己打造成有活力、有影响力的智库?这里简单提供一些建库的参考。

    首先,要遵循决策咨询工作规律,从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高度增强智库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一方面,应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地方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创新层面创造有利于智库健康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另一方面,要自强自立、有声有为,积极参与决策,正确影响决策,发出有正能量的资政辅政声音。其次,准确把握自身职责定位,创新体制机制建设。与全国人大决策智库不同,地方人大智库不能大而全,不求“高大上”,一定要有地方味儿,要有地域特色,立足地方人大工作和民主法治建设的实践开展实证性研究;要建立高质量完成人大及其常委会交办的重点调研任务的保障体系、完善重大课题差额遴选机制、探索灵活有效的整合研究机制、加强课题中期考核评估机制以及成果及时报送激励机制等。再次,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要根据服务决策、适度超前、相对独立的要求,不断加强智库能力建设,包括提高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的能力、提出科学可行立法和监督建议的能力、推动立法决策和监督实施的能力等;在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建设这个关键点,要营造既坚持原则又宽松活跃,小荷“尽”露尖尖角、人皆可成才的人才成长环境;倡导研究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秉持实事求是、兼容并包的学术价值观,树立科学严谨、客观务实的思想作风,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品质,并坚持开门办智库,开门办会,开门搞研究。另外,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研究会等智库机构既是研究平台,也是沟通交流平台。地方人大智库要立足当地人大工作实际,发挥大数据时代的信息资源共享优势,对上要争取全国人大、全国研究机构等的支持和合作,横向要加强与其他各地人大之间的交流沟通,向下要加强与区县等基层人大之间的指导对话,在课题联合、比较研究、数据共享、实证调研等方面开展定期的交流合作。

    三、如何更好地发挥地方人大智库的决策咨询作用?

    “所贵圣人之治,不贵其独治,贵其能与众共治”。结合现代智库的功能和作用发挥,结合地方人大决策智库实践,笔者以为,在“四个全面”战略协调推进进程中,地方人大智库也大有作为,须内强能力,外塑形象,提升质量,以更好地为地方人大制度实践和人大工作、民主法治建设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

    一是坚持正确方向和制度思维,更好地资政辅政。政治纪律是智库的生命线。人大智库首先姓“人”,首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制度思维、制度意识,从制度价值、社会土壤、地方实证的视角来论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核心就是党领导人大工作的制度化,研究如何把三者有机统一的原则制度化、法治化,通过深化这些制度本体性的理论研究,并辅以活生生的地方人大工作对策性、实证性研究,展现“森林式”、“全景式”与“动态式”、“百样式”兼具的人大制度真实图景,以切切实实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个好制度;并发挥好思想库和参谋助手的角色,以高质量的学术研讨、工作研讨、重点课题成果等形式,为人大及其常委会地方立法决策、监督工作等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使资政更准、辅政更实,助推人大工作科学化、专业化路径,使地方人大工作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把当做、能做的事做得有效、有用。

    二是坚持人大制度自信和自觉,以可感知的人民民主更好地启迪民智。我们常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制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展现出巨大的优越性,其内在优势可表现为党的领导、民主集中、依法有序、协调制约、有机统一等多个方面,这只是我们的话语体系和逻辑结论。实际上,真正要把人大制度的优势讲清楚,让人民群众在制度优势面前能感知到、摸得着,从依法有序的人民民主中有获得感,这样的制度自信才更站得住脚,才更有制度自觉。故此,好制度就需要好智库发挥作用,可以通过60多年制度演进史的历史研究,可以深化横向差异的比较研究,可以开展制度在地方实践的大数据实证研究,可以追踪地方人大代表基层履职的田野观察和访谈,以事实为依据,用例证来说话,这也是更好地宣传人大制度、推介人大工作,对社会公众进行人大制度的传播和深化,使之深入人心。

    三是坚定改革意识平衡分歧,更好地凝聚共识。一般地说,在利益群体和诉求多元化的环境下,智库可以借助其客观、公正的立场提出观点,为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提供交流平台,凝聚最大共识。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表达、汇集民意的制度平台,其依法充分有效行使职权的过程就是各方利益整合、多样诉求融合、最大限度凝聚共识的过程,如地方立法,对于与社会各方利益密切相关的法规,要发挥地方人大法制建设顾问等作用和相关专家优势,加强前期调查研究和立项论证,加强法规预案研究,多方面征求利益各方的意见和建议,更广泛地吸纳民意,以民主立法汇聚共识,以科学立法直抵良法本真。立法决策和改革某种意义上就是利益再博弈,要坚定改革意识来平衡分歧、在共识中立好法,并研究如何更利于法规的落地实施,使良法真能力推地方善治。

    四是坚守人大情怀开门办库,更好地聚贤荐才。众所周知,西方国家的智库注重发挥人才“旋转门”作用。政府、议会等部门经常在智库的研究人员中选拔高级人才,而离任的高级官员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进入智库开展研究工作,继续发挥专长和影响力,这种角色转换机制,能进一步密切二者联系,也强化智库对公共决策的影响力。地方人大智库建设一定要从地方实际出发,坚守人大情怀,以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胸怀,汇聚大批热爱人大、尊崇人大、献身人大的人才到智库中来,使智库成为人才库、资源库、信息库、思想库、朋友库。像研究会就汇聚了不少研究民主法治的著名专家学者,退休的人大领导同志,现任的人大核心力量,还把基层人大工作者组织起来,这样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支持力量就壮大了,工作抓手也多了,效果也期与日提升。

    (作者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理论处处长、市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会秘书处处长,博士后,高级政工师)

责任编辑: 李杰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