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社保体系建设
2014年12月2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进行专题询问。图为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作说明。摄影/杜洋
社保是民生热题,牵动万千百姓。无论是医保并轨还是养老保险接续,无论是社会救助升级还是慈善事业建章立制……密织的社会保障网络,是兜底中国民生的基础。2014年12月2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对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这是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的第六次专题询问,也是张德江委员长第二次主持的专题询问联组会议。
作为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工作的收官之作,此次专题询问亮点纷呈,特别是张德江委员长亲自主持此次专题询问、十三位副委员长出席、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和七位部委负责人到会应询,都更加表明了专题询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对此,吴晓灵委员在审议时指出,“此次常委会会议由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代表国务院到人大作报告并到会应询,在我印象当中是这些年以来的第一次,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气象。总理和副总理都是人大投票决定的,应该对人大负责。”
“作为监督者和被监督者,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是分工不同,今天就是要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的精神,共同推动,把全国人民关注的城乡社会保障工作做好。”“社保是真正关心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今天的会议要取得实效,决不能走过场、走形式。”张德江委员长在主持此次专题询问中展现出的民生关怀,令每位与会人员印象深刻。这种民生关怀已经成为专题询问的鲜明特征,它不仅让人大和百姓的联系更紧密,还让人大与百姓心声同频共振,实现“民有所呼,会有所应”。
此外,在此次专题询问中,张德江委员长在每个询问之后对问题的提炼说明、在问题应询后对回答的深入浅出的解释、以及对应询者风趣幽默的肯定与建议,还有提问委员与应询政府相关负责人争先恐后的“抢话筒”表达和踊跃发言,都显现出专题询问这一平台的重要作用。
从询问现场看,专题询问的问答双方都开门见山、直面问题。比如,首先发问的是冯淑萍委员,她直指亟待加强的养老保险体系顶层设计问题。马凯回应称,顶层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少,有些正在解决,比如机关事业单位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轨问题,中央已经讨论通过,近期文件就要印发。但也有些问题刚刚破题,比如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问题,适当降低养老保险缴费水平的问题等。下一步将继续广集民智,力争制定一个符合国情、切实可行的顶层设计方案。
深度询问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是此次询问的一大亮点。养老保险制度是此次专题询问备受关注的重点。郑功成、吴晓灵、辜胜阻等委员先后就养老保险相关问题发问。“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为何进展缓慢?”郑功成委员直言,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还停留在地区分割的传统格局之下。
尹蔚民回答说,全国统筹的方向非常明确,但困难不小。争取在2015年提出职工基础养老保险金全国统筹方案。同样关注养老保险,辜胜阻委员关注未来养老保险金缺口问题。马凯坦言养老金可持续问题是养老保险制度中一个要害问题。马凯提到,“未富先老”是中国面临的严峻现实,下一步必须扩大养老金征缴范围,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人员全覆盖,此外还要强化缴费激励机制。“延迟退休年龄也是应对养老金缺口举措之一,目前相关政策还在研究制定中。”
问题的背后,是对统筹城乡社保体系建设工作的关切。基于共同的态度,相关政府部门的回答同样精彩,疑问在询问中化解,在询问中共同探讨解决之道。
专题询问结束时,会场气氛达到高点,与会委员好评如潮,意犹未尽。媒体评论称,专题询问能够有效增强人大和政府的责任与担当。专题询问的关键在于推动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要通过充分发挥人大专题询问的制度优势,畅通民意表达和解决的渠道,推动国家治理模式从“管理”到“治理”的深刻转变。
(文/本刊记者 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