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大网讯 10月29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今年政府重大公共投资及其实施情况的报告》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关于部分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时,乌日图委员建议,中央政府公共投资安排要处理好临时性安排和长远规划的关系;处理好当前救急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处理好政府投资与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的关系;处理好行政干预和市场机制的关系。这四大关系非常重要。
乌日图说,今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资安排9080亿元,比去年年初预算安排增加不少,这是必要的,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需要,但投资项目安排要与既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起来,毕竟这些规划安排是经过深入研究和科学论证制定的。调研中了解到,有些地方为了获得中央政府的投资,临时抓项目、编计划,缺乏科学决策。今年的经济形势有其特殊性,有些救急的项目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救急的投资项目也应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符合宏观调控的既定目标和任务。
乌日图说,今年的经济工作有一大特点是政府和国有大企业占据了市场的大舞台,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政府投资是应体现宏观调控的意图,但方式上应主要是起到“造血”的作用,而不仅是“输血”。在今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特定时期,中央政府采取必要的行政干预是必要的,但要把行政干预和市场机制的位置摆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尽量减少行政干预。最近以来社会反映的“国进民退”现象以及大学生把进行政单位工作作为首选的择业倾向值得我们注意。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间并不长,市场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要注意加强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继续深化关键领域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