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至4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组成调研组,在我省调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展情况。
11月1日上午,我省在昆明召开汇报会,向调研组汇报了相关工作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马之庚出席了汇报会。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映萱主持座谈会。
1日下午,调研组深入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北方夜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北方夜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冶金集团、云南白药集团、沈机集团昆明机床有限公司和昆明龙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企业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的情况汇报。
省政府有关部门在汇报时指出,省委、省政府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和我省“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要目标任务,提出了“四优化”的结构调整目标:一是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快三产,由“十一五”的15.3:44.7:40调整为12:46“42左右。改造提升重化工,轻、重工业毕生由46.2:53.8调整为48.2:51.8左右,使轻重工业比例更加协调。二是优化需求结构,构建投资、净出口“三力”协调拉动,内需主导、外需助推的经济增长格局;力争全省投资、消费、净出口结经济增长贡献率由“十一五”的60.2%、57.5%、-17.7%调整为54%、54%、-8%左右。加大产业领域的投资力度,力争非公经济比重年增2个百分点,达到50%左右。四是优化城乡结构,城镇化率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达到45%。与此同时,省政府围绕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针对我省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实际,制订了一批支撑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和专项规划,确保经济结构调整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今年1—3季度,全省生产总值达到5772.68亿元,同比增长1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69.6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2727.98亿元,增长17.9%;第三产业增加值2275.1元,增长11%。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3.3:47.3:39.4,朝着有利于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的方向发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028.52亿元,同比增长18%,增速高于全国平均3.8个百分点。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6.22亿元,同比增长18.2%,增速高于全国平均1.2个百分点。
昆明市政府汇报指出,近年来,昆明市坚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滇池流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巩固烤烟支柱,重点发展花卉、蔬菜、畜牧、林果、优势种业、生物制药和特色观光休闲产业,建设滇池流域生态农业区、东西部高效农业区、北部特色农业区。2010年农业实现增加值120亿元,年均增长5.4%,占全省比重为10.9%。二是全力推进工业强市。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工业经济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带动第三产业高速发展,规模以上轻重工业比为45.6:54.4。201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6.8%。三是全面提升现代服务。重点实施金融集聚、物流枢纽建设、信息化建设、总部集聚、商贸服务提升、服务化包拓展、农村流通网络建设、产业融合、现代服务业集聚“九大工程”,金融、旅游、文化、房地产、会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
省政府有关部门和昆明市政府还向调研组汇报了省(市)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方面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在听取汇报后,调研组对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做法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建议要结合省情和市情,将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重中之重,全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加快发展;要大力推动非公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发展活力;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把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增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构建完整的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省人大财经委员会范之能、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黄娅报道)
图片(1—5)说明: 调研组在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实地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