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新:在文化繁荣发展的过程中应对质量给予更多的关注
中国人大网讯 10月25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方新审议时说,报告总体来说很好,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这些年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指出了问题,并且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安排。从这个报告来看,这些年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
方新委员提三点意见:
1、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应该是出精品。这几年在数量上有了很大的增加,例如我们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出版等各个方面都在量上有了很大进步。但是,文化商品不同于一般商品,既有商业价值,又有社会价值。我们应高度重视文化的发展方向,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现在虽然总量在不断增加,但是优秀作品还是比较少,有一些作品粗制滥造,过度娱乐化,渲染离奇、暴力、凶杀等等,在社会上造成负面影响。我们应该下功夫努力推出精品力作,精品的标准应该是制作精美、内涵深刻、撼人心灵,能够流传于世,这样的作品太少。总之,在文化繁荣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对质量给予更多的关注。
2、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归根到底要靠人才。从报告中也可以看到,我们这些年在人才培养上下了很大功夫,下一步还有许许多多的人才工程、名家工程。但是,在人才上我们还需要下更大的功夫。专家、名家和大家的差距在于知识的博大精深、眼光的远见卓识、为人的道德风范,还在于对艺术、对事业追求的勇于创新。比如现在的京剧名家,讲得再好不过是某一派的传人,而真正的大家是开山立派的,例如,梅兰芳、余叔岩等是大家,创立了新的流派,所以我们需要对人才培养的机制做更深刻的思考,更多的思考如何能创造环境让人才脱颖而出,能为他们施展才华搭建平台、提供条件等等。
3、我们在健全公共文化体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与此同时,如何更好地整合各方面的文化资源、提供这样的公共文化服务,也还可以研究。像公共图书馆、博物馆都开始免费开放,但是我们的大学,包括科学院也有许多图书馆、博物馆,社会上还有各式各样的教育基地,怎么整合这些资源,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也是需要认真研究的。在加强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同时,关注、支持、利用、整合各方面的文化资源,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的文化服务,这方面可以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