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明太:建议加大社会救助资金投入
中国人大网讯 10月25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社会救助工作情况的报告。隋明太委员审议说, 李部长的报告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社会救助工作情况,讲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效务实客观,讲存在的问题实在中肯,提出的下一步工作措施切实可行。是一个比较精炼、质量比较高的报告,完全赞成。我从加强和改进工作等方面谈点意见:
第一,各级政府要加大社会救助资金投入。虽然这些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工作,社会救助资金投入不断增加,社会救助的标准也在逐步提高。但总体来看,社会救助资金投入尚显不足,社会救助特别是低保标准仍然偏低。一些地方,特别是一些老少边困地区,甚至最起码的基本生活都保障不了、保障不好。现在我们国家的财政状况是比较好的,再多拿出一些资金用于社会救助是没有问题的。因此,建议进一步强化政府的主体责任,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和各省(市、区)应当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采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等办法,进一步加大社会救助资金投入,以提高救助水平,切实把困难群众的温饱、大病医治、子女上学等问题解决好、保障好。
第二、要充实加强基层社会救助工作力量。救助对象不断增加,救助内容不断增多,基层社会救助工作力量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社会救助大量的具体工作主要由基层来做,但大多数地方的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人员严重缺乏,大部分乡镇只有一名民政干部兼管,力不从心,难以应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救助工作的开展。建议进一步调整完善社会救助管理机构,适当增加基层特别是乡镇的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确保事情有人管、工作有人做、相关工作能够落实到位。
第三、切实加强社会救助立法进程。社会救助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情况复杂、任务艰巨繁重,迫切需要运用法律加以规范,从立法的进程来看,从八届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民政部从2005年1月启动起草工作也已七年多了,但社会救助法这部社会救助的主干法仍然没有出台,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鉴于社会救助立法有坚实的制度和实践基础,立法条件早已成熟,全国各地要求尽快立法的呼声也很高。因此,该项立法再也不能一拖再拖了。建议切实抓紧该法起草等相关工作,力争能在下一届人大常委会前一两年内就提交审议、通过,颁布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