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宏观政策调控护航国有企业发展
尹成杰
编者按:2012年10月25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分组审议了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会上,委员们就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增强国有企业创新活力,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加强国有资产精细管理,促进国企、民企和谐发展等问题提出许多很有见地的意见、建议。在此,本刊特将委员的真知灼见实录摘编,以飨读者。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发展,离不开国家产业布局、投资规划、财税扶持、结构调整等宏观政策的引导和调控。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深化结构调整,优化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相关地区和一二三产业的布局;加大扶持力度,优先支持关键领域、重点行业的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加强规范和引导,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因为重复建设实质是一种无序的恶性竞争。一旦搞重复建设,新建企业不但没出路,原有同类企业也会受到制约和影响。
此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要求。打造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建议,要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打造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及时建立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评价制度,利用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优惠措施等对经济发展好、社会贡献大的企业给予支持与鼓励;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健全企业领导和职工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企业管理者、经营者的积极性。
同时,也要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开拓有利的国际发展空间。一方面,国有企业自身要积极参与国际交往,敢于参与国际竞争;另一方面,外贸、外资、外交等部门也要协同作战,加大支持力度,拓展发展空间,维护合法权益,鼓励和引导我国国有企业“走出去”“走得稳”“走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