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大网讯 4月21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等。列席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江香梅说,江西林改是全国先行的四个省份之一,虽然起步稍晚,但是推动的工作力度很大,为全国的林改提供了很多经验。主要改革的目的是生态受保护,林农得实惠,这是两个主要的目的。江西的做法主要是四句话“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当时做的时候花了三年的时间,从2005年全面开展,到2007年开始就全面结束了。从2007年到现在基本在进行配套改革。
江香梅说,我对在配套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点感受。林改以后,农民分到山以后,对科技的需求相当旺盛,我是省里的林业科技人员,对科技的旺盛需求有深切感受,他们整天给我们打电话咨询,甚至要跟我们签订合作协议。现在的问题就是,科技需求这么旺盛,而国家对林业科技支撑却缺乏足够的力度。林业有两大属性,一是提供生态产品,这是大家都关注的问题,因为这一属性支撑着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国家在生态保护和建设中给予了大量投入,在林业方面的投入也体现在这一块。但林业同时也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然而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与应受到的重视程度不相称。林业的植物种类(包括野生动物)是相当丰富的,任何一种植物或动物都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产业,因此,产业发展过程中科技支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为此,我提几点建议。
第一,惠农政策向林业延伸。现在中央对农业有各种的补贴,但是搞林业得到的实惠比农业差很多。林业条件比较恶劣,都是在山上,尤其是南方山区因为地势比较陡峭,不可能使用大型机械,需要小型机械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机械的使用,对于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很有作用。所以,对农业的良种补贴和农机具等惠农补贴政策,希望可以往林业延伸。
第二,加大林业的科技投入。林改后要建成林农增收的长效机制,需要产业的带动,而产业的发展则需要科技的有力支撑。林机具的研发和购置补贴是相当重要的一块,我曾经提过这一方面的建议。林改以后,林业的科技需求这么高,应该加大对林业科技的投入力度。
第三,林业的植物种类区域性特别强,我希望在科技投入方面能够有一定的区域性的倾斜。比如有一些区域特色产业,在有较好研究基础,又有较好产业前景的情况下,如果国家可以加大力度支持的话,这个产业就起来了。因为林业大省,通常经济比较落后,需要在国家层面给予支持,科技支持就是其中之一,区域性的倾斜很有必要的。
第四,尽快制定出台生态补偿机制。刚刚前面也有委员提这个事情,我们国家的“十二五”规划要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即生态好的地方要继续保护生态,农业好的搞农业,工业好的做工业。工业好是需要林业来支撑的,国家应该尽快出台相应的补偿政策。现在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是10元一亩,这个标准很低,而且完全由国家买单,应该实施多种途径的生态补偿。
第五,出台林改以后配套的改革政策。各个省区在做,但是国家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我希望这块也有相应的政策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