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大网讯 4月21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等。列席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周逢民说,昨天听了贾治邦局长的工作报告,感觉到最近几年我们国家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我就几个具体的事情提几点建议。
一是希望国家能够进一步加大对国家国有重点林区的改革力度。通过贾局长的报告,我深深地感觉到,我们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给我国的农业,特别是给3亿多农民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和实惠。黑龙江作为国家最大林区的所有地,感觉在林改方面落在了后面。这些林区在几十年中给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像黑龙江林区,建国以来为国家生产的木材达到了全国同期生产量的1/3左右,但是现在林区的职工生活仍然很困难,尽管国家已经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包括天然林保护和各种利益补贴,但是现在很多职工的收入仍然只有几百块钱,生活不富裕与林业的体制机制关系巨大。既然集体林权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那么在国家重点林区能否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把这个改革推广到所有林区,让这种体制机制发挥更好的效应和作用,激发国有林区职工群众造林、护林、育林的积极性和热情,通过加快所有林区的经济发展,加快增加林区的财产和收入,改“要我造林”变为“我要造林”,尽快让大小兴安岭天然林砍伐的问题真正停止下来,让它作为北方天然屏障的作用发挥得更好,为华北、东北地区季节气候的调节发挥更好的作用。
二是希望国家能够进一步完善涉林金融服务体系。从林权制度改革来看,金融方面也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特别是在支持林业,包括承包,包括林业类的保险服务、信贷服务都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现在我认为还需要加大力度,涉及到担保公司的,能不能抓紧建立林业方面专业的担保公司,能够使融资更加服务便利,包括相应的配套金融服务体系、金融服务产品都能够尽快地完善起来。
三是关于进一步加大对涉林金融业务的财政补贴问题。据我们掌握,之所以现在的金融业,特别是保险和小额信贷在林业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尽人意,仍然缓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盈亏的保本点达不到,金融企业不愿意做,如果国家能够从财政上多拿出一部分钱来撬动更大的信贷资金、保险资金,发挥补偿保障和支持作用,可能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通过财政给予适当的补贴,能够让金融企业达到基本的平衡点,让他们有自身的动力机制。
四是希望能够加快森林法的修改完善工作。我们听说国有林区、重点林区改革的力度缓慢,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受制于法律的限制,既然其他的法律都在进行修改和完善,我们也希望能够加快修改完善森林法,使之与林业的发展相配套,促进林区更好更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