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绿色时报8月10日报道 8月7日至8日,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陕西调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时指出,要进一步提高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认识,切实推进林下经济发展,实现“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林改目的。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代省长赵正永看望调研组一行,陕西省副省长姚引良陪同调研。
在宁陕县皇冠镇南京坪村,贾治邦详细了解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情况。当了解到村民赵国芬家林下种植猪苓一季收入8000余元时,贾治邦非常高兴,他说,这种林下立体种植模式既有利于生态保护,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应当大力普及推广。在村民贺显萍家,贾治邦详细了解依托森林生态旅游、开办农家乐的收入情况,并要求保护好生态环境,做大生态旅游产业,着手发展“森林之家”,拓宽增收渠道。
7日下午,在听取了陕西省林业厅和安康市、宁陕县的林业情况汇报后,贾治邦指出,西部大开发10年来,陕西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力度进一步扩大,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自我发展能力持续增强,人民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将林业生态建设和带动群众致富、造林绿化和改善人居环境相结合起来,不断深化体制改革,林业生态建设成就显著,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陕西省10年共完成造林6834万亩,森林面积达到1.15亿亩,森林覆盖率由32.55%提高到目前的41%左右,每年增长近1个百分点,使全省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公里。陕西也是全国最早启动实施退耕还林的省份之一,退耕还林面积、投资规模均居全国第一。防沙治沙工作在全国享有盛誉,已经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三秦大地的基色调已由黄变绿,山川秀美的陕西正在变为现实。
贾治邦强调,陕西率先在西北地区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了一条生态保护型林改之路,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当前,还要进一步深化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带动农村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和措施,作为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全省没有承包到户的要抓紧承包到户,已经承包到户的要搞好各种政策和配套措施的落实,解决好制约林下经济发展的机制、资金、技术等问题,做到长中短期收益结合,真正实现“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林改目的。
姚引良对国家林业局长期以来对陕西林业生态建设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他强调指出,陕西林业建设成效令人振奋和鼓舞,但陕西的生态环境依然脆弱,全省各级林业部门要继续把生态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加快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完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稳步推进林改配套改革,为陕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