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歌乐山上“红梅”艳

张国辉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10-06-11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在重庆歌乐山下的长江电工集团,有一支由一群风华正茂的女青年们组成的预备役“江姐排”。这些新时期的娘子军们,爱岗敬业、精武强兵,像一朵朵永不凋谢的“红梅”扮靓着歌乐山。

  丹心向阳开 人人想当“兵”

  1999年,重庆某预备役师组建之初,科研实力雄厚的长江电工集团第一个申请要求加入预备役。随后,该师某团一营一连顺利在集团编组。无论参加军事训练还是厂里的生产科研,一连的预备役官兵们事事打头阵,年年当先进,成为集团工人的偶像。

  2003年,25车间工会主席田光伟和几名女工代表,找到一营营长蒋军,“参加预备役,别落下我们‘半边天’。我们代表全厂的女干部、女职工们来提申请,成立一个‘江姐排’,继承江姐遗志,传承红岩精神。”原来,看到一连预备役官兵参加训练活动时的一身统一的“迷彩”绿,令人羡慕的“精气神儿”,这群不甘人后的辣妹子们很是“眼热”,相约着找上门来要求入编。姑娘们的热忱得到了集团领导和部队的肯定,不久,“江姐排”诞生了。

  战斗在一线 朵朵放光彩

  “江姐排”组建的第二年,团里组织野战化训练暨城市防空演习。当时,一班长李琴的小孩刚满百日,大家劝她不要参加了。李琴却连连摇头:“那怎么行!我是班长,我们排第一次大项演习都不能参加,以后还怎么起好头带好队?”在丈夫、婆婆等家人的支持下,为期一个月的野战化训练,李琴一天没落下,跟着大家一起摸爬滚打。训练中流汗掉皮不掉泪的她,只有回家看到刚会抬头就四处找妈妈的女儿时,才心疼得直掉泪……

  训练强度大,二班的张怡两个脚后跟都磨出了血泡。晚上回到家里,老公心疼不已:“别去了,真是活受罪。”张怡眼珠一瞪,“别人可以不去,‘江姐排’的必须上!”第二天,她又早早起床往训练场赶。体贴的老公见拦不住她,只能帮她在脚后跟上贴满创可贴。

  攀岩、飞渡、后倒……一个月的强化训练后,“江姐排”的姑娘们将这些以前认为“高不可攀”的训练课目征服了。汇报表演上,看到这群飒爽英姿的“女兵”,同事们很难将她们与平日里的娇弱形象画上等号。

  传承红岩魂 个个是模范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江姐排”的姑娘们将这支动听的《红梅赞》作为自己的队歌,而她们也以“江姐”精神、“红梅”精神抒写新时期佳话。

  2008年底,国际金融风暴对电工集团生产经营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就在这时,“江姐排”向集团青年员工发出倡议:积极应对挑战,攻坚克难锻造精品,挽回订单减少带来的损失。作为倡议的发起者,她们也在各自岗位上奋战着。预备役战士冯燕,是车间的操作能手。一次,为了赶车间作业进度,年近40的她,连续3个昼夜没合眼,被车间同事称作“铁人”。而在电工集团,这样的“铁人”还有不少,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江姐排战士”。

  来源: 中国国防报 2010-06-03
责任编辑: 唐志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