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山东省汶上县义桥镇办公楼前,清脆的鞭炮声中,某预备役团三营八连连部被郑重的从4楼“请”回位于一楼的原址。面对失而复得的“阵地”,连长尹俊感慨万千。
2005年,八连连部在义桥镇办公楼一楼落户,经积极建设,连部设施全部达到上级要求的标准,并一度成为全师“基层建设达标单位”。然而去年整组时,尹俊再次来到该镇,却发现连部不见了!预备役指导员解释说:“连部不常用,你们也不常来,就挪到四楼去了!”尹俊一听急了,想讨个说法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于是只能生闷气。
回到团里后,尹俊把连部“被上楼”的遭遇向团领导做了汇报,却发现与自己“同病相怜”的营连长还不少!随后团里对各预编单位营连部现状的调查显示,15%的营连部已经达不到组建初的战备要求。团领导带领大家认真查找问题的“症结”:营连部重建轻用,制度落实不严格;官兵相识不够,开展活动少;营连长长期在机关帮忙,种了他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如何让连部尽快恢复应有的“地位”?团里首先对回营连办公制度做了硬性规定,明确营连长、预建党委(支部)书记抓营连部建设的具体职责,并要求营连长每月向地方领导、预任干部通报部队工作重点。他们还进一步规范考评奖惩制度,协调地方组织、人事部门,对工作成绩突出的预备役军官实施军地联合表彰,与个人待遇、职务晋升挂钩;对个别履职尽责意识不强的,视情批评教育或调整出队。
去年11月25日,尹俊按计划送教下连,正在为官兵宣讲预备役部队法规知识时,不远处一镇办工厂突发大火。尹俊带着40多名预备役官兵奋不顾身地冲进火海,由于平时训练有素,险情处理得当,大火很快被扑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干部群众对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一开春,尹俊便接到镇里的电话,通知他连部搬家的事。镇里还专门将位于一楼的连部原址重新装修一新,郑重地举行了挂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