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役战士向游客发放世博资料
他们,是一群肩扛“Y”字肩章的预备役官兵。他们,又是一群积极投身上海世博会各项建设的劳动者。凭着对世博盛会的巨大热情,他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和汗水,世博会精彩的背后,闪耀着一份兵之情怀。
“我为世博争光彩,世博为我添荣耀。”五一小长假期间,记者走进世博园区内外,走近这群预备役官兵,聆听他们投身世博、奉献世博的一个个小故事。
世博让我幸福一生
5月1日上午9时,在一阵欢呼声中,记者在上海世博会最大的企业馆——中国船舶馆的开园仪式上看到了该馆总经理、上海某预备役高炮师装备部预任副部长龚汉明。
“中国船舶馆位于世博会浦西展区,西邻世博主轴、北正对世博主入口,南临黄浦江,与中国国家馆隔江对望……”龚汉明略显沙哑的声音中透着疲惫,但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传递着自信和力量。
去年2月,身为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的龚汉明受命筹建中国船舶馆。面对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困难,他说:“要干就要干出一流成绩!”一年多来,龚汉明全身心地扑在船舶馆工程建设上,从人才引进、场馆设计,到施工、布展,他带领团队克服了一个个困难,打了一场场漂亮的硬仗!
记者问他:“苦吗?”一边的工作人员风趣地说:“苦,建馆一年来,他天天吃盒饭,一天只能睡3、4个小时,大家都尊称龚总为 ‘钢铁战士’。”
面对可爱的船宝吉祥物和印有船帆的馆徽,龚汉明兴奋不已。“吉祥物、会徽和未来船舶等设计,都凝聚着我们预备役官兵的心血!”龚汉明告诉记者,“为了支持世博建设,预编在公司里的100余名官兵在搬迁厂房、厂馆建设等任务中处处打头阵、当先锋,用实际行动为世博盛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船舶馆视觉中心,高仿真船舶主桅雕塑、大型多媒体影像营造了一座现代、便捷、高效的航行城市,令人无限遐想;在创新走廊,观众可以亲自建设一座庞大的海洋之城;在交通港,观众可以测控“神舟”飞船进入太空漫游……面对这一切,龚汉明脸上荡漾着兴奋。临别之际,当记者问他对世博会有何感想时,他不加思索地回答:“我为世博辛苦一年,世博让我幸福一生!”
只有光荣,没有遗憾
“××报告,××号区域×号无线电指挥网信号不稳定,请求基站车支援!”
“××,明白!”5月1日中午12时20分,记者在世博园待集区听到了一阵无线对讲机的呼号。“××呼叫,立即派××号基站到×号区域!”沉稳、果断、浑厚的声音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担任××号基站指挥员的是中国电信上海公司机动局局长、某预备役高炮师通信营副营长陈炳章。
在某通信指挥车里,满脸笑意的陈炳章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告诉记者,这次世博通信保障分队由21名预备役官兵组成,主要担负园区内有线通信线路铺设、电视信号传输、CDMA手机信号的覆盖、某型对讲机集群调度等任务。谈起肩负的这一特殊任务,陈炳章一脸自豪和坚定:“越是骨头难啃,我们越要勇挑重担!”
就在记者与陈炳章交谈时,又传来××区电视采访间××号线路发生故障的消息。闻讯,陈炳章沉着冷静地进行指挥。待他一切忙妥后,记者好奇地问:“身在园区执行任务的预备役官兵,能观看昨天晚上的世博会开幕式表演吗?”陈炳章向记者做了一个“否定”的手势:“不行的,当晚执勤的官兵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绷紧了神经,眼睛都没敢离开屏幕,才确保了开幕式通信故障为零!”陈局长一脸的自豪。“难道没有遗憾吗?”记者问道。他说:“世博会在上海召开,我们是东道主,能为这样的盛会出力,只有光荣,没有遗憾!”
望着指挥车上一排排闪烁的各色指示灯,听了陈局长一席心语,记者仿佛看到了预备役官兵那一颗颗为世博跳动的、火热的心。
人民平安我幸福
5月2日下午4时,在黄浦江上的一艘巡逻艇上,记者见到了上海市水上公安局副局长、上海某预备役师宣传科预任副科长叶颂旗。“在江上同我们一起执勤的感觉不错吧!”没等记者开口,叶颂旗先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记者,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他们每天都要巡逻在黄浦江上,确保从南浦大桥过卢浦大桥直到耀华路这段江域的畅通和安全。“人民平安我幸福,预备役官兵的心与精彩世博紧相连!”叶颂旗说。
江面上波光嶙嶙,巡逻艇劈波斩浪,几艘世博游轮来回穿梭,还有几只海鸥在振翅飞翔,洁净的江面在阳光下显得安静祥和……叶颂旗告诉记者,一年多来,为了给世博创造和谐平安的环境,他们协调临近几个省水上交通、海事局等部门,联合建立了水上运行机制,对过往船只进行管控;协调专业排爆人员对日本侵华时留在江底的炸弹和有毒气体进行清理;为世博会开、闭幕式等重大活动担负安全警戒任务。
3月中旬的一天,他们在江里打捞出一个泡了很久的化学桶,桶内的化学物质一出水面,就散发出令人呕吐刺鼻的气味。对此,叶颂旗带着2名预备役人员冒着危险,冲到了一线,按照预案进行了科学的处置,防止了化学气体的扩散。
望着黄浦江两岸设计新颖独特的世博园和川流不息的参观人群,一股敬佩之情在记者心中油然而生。据了解,在叶颂旗的带领下,世博会水上执勤人员已先后清理各类杂物1万多个,排除各种不安全隐患20多起……
吃这点苦不算什么
4月30日上午8时许,记者来到了苏沪高速千灯收费站。车刚停稳,两名身穿交通警示服、头戴纠察头盔的预备役战士便走了过来。
“同志,我们在例行检查,请出示您的士兵证、驾驶证、行车执照。”陪同记者采访的某团宣传股股长龚杰一眼就认出了担任军车入沪检查分队长的蒋松涛。检查完毕后,记者抛出了问题:“每天在这里执勤,噪音大、尾气重,习惯吗?”
蒋松涛坦言,刚开始不习惯,现在好多了。“小岗位连着大世博,小平安铸就大和谐。只要能为世博做贡献,我们吃这点苦算不上什么!”蒋松涛说。
5月3日下午,一辆正在大云检查站接受检查的入沪大巴车上突然传来带着哭泣的呼救声:“快救人呀!快来救救我爸爸!”“不好!有情况!”正在担负军车检查任务的邹友和卫生员左敏忠立即赶到大巴车上,只见一位老人面色蜡黄,呼吸十分急促。左敏忠迅速判断老人高血压犯了。他一边招呼人群散开,打开车窗,让老人呼吸新鲜空气,一边让战友拿来“速效降压片”给老人服下。10分钟后,老人恢复了血色,呼吸正常起来。望着满头大汗的左敏忠,老人和他女儿感激地说:“谢谢解放军!谢谢解放军!”